“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电影《星际穿越》里,狄兰·托马斯的这首诗不时地在影院里回响。 这首诗写于1951年,狄兰·托马斯用以鼓励病重的父亲。整首诗充斥着夜晚与白昼、黑暗与光明、温和与狂暴、死亡与生命的二元对立,因此语言的张力十分饱满。托马斯面对父亲的衰老和即将到来的大限,并没有显示出丝毫的怯懦与哀怜,相反却用无比热烈的语调吟唱着。 电影中,导演赋予了这首诗新的含义,不仅仅是某个人的临终怒吼,还有整个人类、星球的命运,令人动容。 今年恰好是狄兰·托马斯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在他生日十多天后,《星际穿越》上映。在被问到片中为何反复出现这首诗歌时,诺兰回答:“很重要的一点是这首诗全篇是在讲人是怎么样对抗死亡、怎么样面对死亡,关于这个主题我再也没有看到任何人用英文写得比它更好。”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文狄兰·托马斯 译巫宁坤 , 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虽然智慧的人临终时懂得黑暗有理, 因为他们的话没有迸发出闪电,他们 也并不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善良的人,当最后一浪过去,高呼他们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会多么光辉地在绿色的海湾里舞蹈, 狂暴的人抓住并歌唱过翱翔的太阳, 懂得,但为时太晚,他们使太阳在途中悲伤, 也并不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严肃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视觉看出 失明的眼睛可以像流星一样闪耀欢欣, 怒斥,恕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亲,在那悲哀的高处, 现在用您的热泪诅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 本版文/综合北京青年报、华商报及澎湃新闻网 本版图/据百度 狄兰·托马斯
1914年10月27日生于英国威尔士,天生顽童,后来又成为酒鬼和烟鬼。1946年出版的《死亡与出场》使他迈入英国当代大诗人行列。狄兰前后三次访美,第三次去美国时,他本打算会见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共同创作一部歌剧,结果却在纽约醉酒而死,那是1953年11月。
那首惊艳到你的诗歌和它的译者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星际穿越》堪称大片,威尔士诗人狄兰·托马斯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为一首老诗,而巫宁坤先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可称为经典译本。
电影版里,也确实借鉴的是巫坤宁翻译版本,更加直白干脆。众多网友认为这版更符合电影本身的气质,那种毫不犹疑的愤怒和反抗。
巫宁坤,生于1920年,是中国著名翻译家,英美文学研究专家。曾就读于西南联大外文系,1943年赴美担任中国在美受训空军师的翻译,随后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在燕京大学任教,之后经历波折,晚年定居美国。他最为公众熟悉的翻译作品恐怕要数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
除了译作之外,巫先生还曾写有一部自传,名为《一滴泪》,在这本饱含个人血泪与苦难的回忆录里,巫先生提及狄兰·托马斯与他的诗歌时说,“谁都知道他的诗常晦涩难懂,更难翻译。但是,这位威尔士天才诗人椎心泣血的诗篇曾伴我走过漫长的灵魂受难的岁月,我勉为其难翻译了五首。其中一首,《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对于我们这一代饱经沧桑的老人,这好比暮鼓晨钟!”
巫宁坤先生生前虽然只翻译了五首狄兰·托马斯的诗(《通过绿色茎管催动花朵的力》《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那只签署文件的手》《当我天生的五官都能看见》《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但这五首都堪称英诗汉译的精品,并且成为中国当代诗人的精神养料。许多中国当代诗人在成名后都曾谈起过巫先生翻译的狄兰·托马斯给予他们创作的巨大影响。
那些在银幕上触及心灵的诗歌
当一首诗歌铿锵有力地响彻世界各地的银幕,引起大量关注后,我们发现,其实诗歌照亮电影,早已是很多导演们的拿手绝活。除了迪伦·托马斯,还有奥登、狄金森、康明斯、托马斯·艾略特、惠特曼等等,他们的诗歌都曾在银幕上触及观众的心灵。
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引用奥登诗歌《葬礼蓝调》;电影《苏菲的选择》引用了狄金森诗歌《铺好这张宽大的床》;电影《钢琴课》用的是托马斯·胡德诗歌《寂静》。
“在一堆语言中,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让电影的档次上升了。比如电影《死亡诗社》里用了惠特曼的诗《啊,船长!我的船长!》,让整个电影都不一样了。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句台词说:我的家乡就像罗伯特·佛罗斯特的诗一样美。可我们很少见到我们的电影里,别说现代诗,哪怕是说就像王维的诗一样美,也会很感动我。”诗人、影评人伊沙认为看电影了解的是西方的大众文化,“既然拥抱大众文化,是不是也应该看看精英文化,它在英美文化圈是非常重要的作品。”
阅读清单
致敬狄兰,不妨读这些书
狄兰·托马斯被誉为“奥登以来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在电影《星际穿越》上映之际,我们整理了这份主题阅读书单。
《狄兰·托马斯诗选》
狄兰·托马斯/著
海岸、傅浩、鲁萌/译
狄兰·托马斯的诗歌围绕生、欲、死三大主题展开。诗风精犷而热烈,音韵充满活力而不失严谨;其肆意设置的密集意象相互撞击,相互制约,表现自然的生长力和人性的律动。这本诗选收入的是诗人各时期的代表作。
《青年狗艺术家的画像》
狄兰·托马斯/著
陈苍多/译
这是狄兰·托马斯的一部带有半自传性质的中短篇小说集。他用这些故事回忆自己的童年,也向文学大师詹姆斯·乔伊斯致敬。
《文学趣谈》
约翰·萨瑟兰/著
艾黎/译
书里讲了很多人的故事,狄兰·托马斯只是其中之一,但给萨瑟兰写起来,挺有趣。如狄兰·托马斯声称,他对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子吹的口哨是人类的嘴唇发出的最短、最优美的诗。萨瑟兰按:“这首诗必须用威尔士口音吹才能实现最佳效果(狄兰是威尔士人)。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日期:2014年11月19日
心译翻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