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典籍外译助推文化走出去
典籍外译助推文化走出去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4-11-14
 

    “国际汉学翻译大雅奖”近日首次颁出,美国学者康达维和中国学者许渊冲获奖。该奖经中国国家汉办和北京大学批准设立,旨在推动中国传统典籍与当代国学研究著作的外译。

   经典是在多个历史时期、以多种语言形式、被读者多次重读的作品,它体现了人类打破语言界限的努力,而翻译是促成文化沟通的伟大事业。中国典籍的外译工作不仅需要精通中外双方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谙熟双方文化,用外国人习惯的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比如学者沙博理翻译的《水浒传》,正是在贴近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目前最好的《水浒传》英译本”。

   让古籍学会说外语,对于扩大本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起到桥梁作用的翻译工作,其作用与受重视程度明显并不成正比。稿费低、版权无保障、为迎合市场而组织的快速翻译队让低质量翻译横行,佶屈聱牙、难以卒读的译文中不乏误译、漏译,甚至一些著名的翻译家、出版单位也推出了一些粗糙的译作。

   经典的文章需要经典的译文,好的译本是典籍生命力的延续。译者本身并不是典籍的搬运工,而是先要把典籍的精神吃透,这是对译者综合素质的考验。这次获奖的康达维是辞赋研究专家,为准确翻译辞赋,他不但精研包括中国文化中文字、音韵、训诂在内的传统小学与文章学,更对与文学相关的政治、历史、风俗等进行了广泛探求与精深思考。与此相比,虽然我国外语教学进步很快,但在国人对典籍尚存隔膜的前提下,有译者把Mencius(孟子)翻译成“孟修斯”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典籍只有一小部分被译介出去,有些重要典籍甚至还没有外译本,外译任务十分艰巨。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国外的很多作品却有多个中译本。例如现代以来,仅《战争与和平》就有郭沫若、高植、草婴、刘辽逸、娄自良等多个中译本。就目前来看,业界更多的是在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明显滞后,但文艺的繁荣发展、汉语教学的持续升温、翻译人才的大力培养等都已经为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设立规范、选择译者、疏通渠道、搭建平台等工作势在必行,而“国际汉学翻译大雅奖”就是其中坚实的一步。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日期:2014年11月13日

    心译翻译工作室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421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