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部电影起个好名字,是个漂亮的事,但却需要一颗“美丽”心灵作支撑。
电影《美丽心灵》讲的是诺贝尔奖得主约翰·福布斯·纳什的故事。纳什在患上精神分裂症后,为了回到正常的生活,凭借顽强意志来控制自己的意识,与幻象保持距离。窃以为,《美丽心灵》这个译名有待商榷,译为《漂亮的心》或更为准确。因为电影并不是说纳什的心灵美丽,而旨在说明纳什有颗坚强的令人敬佩的心,在与精神分裂症的比赛中,纳什打出了一个漂亮的全垒打。
在电影译名中,《这个杀手不太冷》翻译得很好,其原名直译为《里昂》,有些版本翻译为《杀手里昂》。其实,电影侧重的是“不太冷”,杀手只是里昂的一件外衣,他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一种出自内心本性的热情,是个懂爱的人。
不过,最牛的要数将《洛丽塔》翻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了,“梨花最盛,纷纭如雪,其下海棠一株,红艳绝伦”,单就这意境就已让人浮想联翩。加之这句话出自苏东坡嘲笑好友的调侃之作,而他的这位好友据说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堪称“老牛吃嫩草”的典范。
翻译的灵魂是意境。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句话来阐述,即为“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本也”。当年严复翻译“liberty”这个词,旬日踌躇于如何一名之立,最后偶然吟咏起柳宗元的“遍采苹花不自由”,欣喜用之,但仍为“自由”是否用得恰当而忐忑不安。
其实,译事不仅限于外文译为中文,也包括用中文给事物起名字,绝非易事。《红楼梦》里讲宝玉给大观园内的各小院起了名,后来很多名被元春给改了,如“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杏帘在望”改“浣葛山庄”再改为“稻香村”,这两个名字的改动,都寄托着元春的情愫,所以物虽同,一旦名字区别,意义就绝然不同。
没有满腹诗书,在以名寄情时常会感到有感觉却无法表达。作为编辑,常常有了好标题的思路,却苦于没有恰当的字词来表现。同理,给好电影起个恰当的名字,自然也不容易。给一部电影起个好名字,是个漂亮的事,但这个漂亮事却需要一颗“美丽”心灵作为支撑。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魏什么妮
工作室网站:www.xinyifan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