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版本很多。
“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百年孤独》第一句,具有折叠时间的魅力,影响了很多人。至今是很多作者模仿化用的对象。读者也是对其念念不忘。对于开篇一段,它的翻译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之后行文翻译的调子和氛围,事关重大。著名评论员、作家梁文道说,“我知道马尔克斯当年在写的时候。也是要好半天才定好第一句怎么开。不只是第一句,也是第一段的问题。它好比是一个契约,到这本书最后一句,这个圣经式的结构才完结,到最后世界的终结,末日般的飓风来临。在翻译的时候,要传达出这样一个契约式的开篇,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
对于不同的译本,在已经排除最明显的对错基础之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好、口味,甚至也不排除先入为主的“偏见”存在。网上关于为各自喜好的译作版本作辩护,也是比比皆是。有人认为,“黄锦炎版通顺平实,长短结合,范版长句太多”。网友“亥索”看法则相反,范版“比黄的好很多。阅读流畅,语言稳妥优美,简洁而有神韵”。不少读者则一致认为,老译本有“文学味道”。还有读者表示,两个译本都看过,“更喜欢黄锦炎的,更粗犷更直白,句句深入人心;范晔的委婉细腻,较优雅。看个人喜好。无论谁的版本,只要尽量尊重原著,我们都能从不同的风格里体会到马尔克斯的那份孤独。
甚至,具体到开篇首段第二句中的“将会”还是“准会”,也成为网友争辩的对象。有人认为,“准会”和“将会”其实都不是那么确切……但意味都已经传达到了……“准会”有口语化的倾向。而“正规军”译者范晔本人所见略同,在访谈中提及,“(准会)太口语化了。像《百年孤独》这种作品,一开始是偏庄严的,需要稳住阵脚,就像荷马吟唱《奥德赛》那样。”
《百年孤独》开篇译本对比:
译本一:
(十月文艺出版社高长荣版。此版本由英文转译而成)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这块天地还是新开辟的,许多东西都叫不出名字,不得不用手指指点点。译本二:
(上海译文出版社黄锦炎版。此版本是根据布宜诺斯艾利斯南美出版社1972年版的西班牙语版直译而成,1984年出版)
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贡多是一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用泥巴和芦苇盖的房屋就排列在一条河边。清澈的流水急急地流过,河心那些光滑、洁白的巨石,宛若史前动物留下的巨大的蛋。这块天地如此之新,许多东西尚未命名,提起它们时还须用手指指点点。
译本三:
(新经典文化 范晔译)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来源:华西都市报 日期:2014年4月26日 作者: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