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余光中谈散文写作与翻译,强调“立体地传承中文”
余光中谈散文写作与翻译,强调“立体地传承中文”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2-6-22
 
    近些年,面对各国语言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的趋势,余光中先生无论是文章、作讲座、接受采访或担任各项文学奖评委,总是肯定中文特有的优越性,强调要学好用好中文。不久前,笔者与他在香港参加“第四届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颁奖活动期间,又就传承中文和散文写作这个话题,同他有过交谈。余先生提出了一个很新鲜的见解:要立体地传承中文。
 
    余光中认为,“五四”以后兴起的白话文,对普及中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中文不等同于白话文,白话文仅是中文的平面。中文的构成,还应包括文言文、平仄音调和语境特义。白话文中有些地方还吸收了西方文字的某些元素,构成了通用的现代中文。所有这些,都使中文像一座浮雕那样,立体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他说,汉语的四声就是中文特有的,平仄、对仗等念法都是有规矩的。例如“张三李四”“千山万水”,前面“阳平”声,声调要高;到“李四”“万水”就必须低,倘若不这样念,就不成为中文了。中文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华文明的千年结晶,后人一定要维护它的纯洁,完整地立体地代代传承下去。
 
    余光中是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我们的交谈自然也离不开这些话题。余先生说,有人以为,散文叙人记事都必须写实,不能虚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写散文,不但可以虚构,也可以幻想。现在写散文,自然都用白话文。要知道,口中说的,并不等于手下写的。要想把口中说的白话,处理成笔下的白话文,这当中还要融入自己的知性、审美和临场感受。人的感性出自感情,但又不全部来源于感情,有感悟才会产生自觉,才有好的文字布局。对于散文来说,要努力做到“三趣”,即:情趣、理趣、文趣。对此,善于文字布局相当重要。
 
    余先生谈到翻译时,更强调了写好散文的重要性。他认为,有好散文,才有好翻译,散文与文学翻译是互动的,如果散文写不好,那他的翻译很可能是打过折的翻译。他还感慨地说,英国诗人雪莱的文字是相当优美的,可惜不少中译本都没有译到家,形成不好的翻译,误导了对雪莱的认识。
 
    余光中先生以这样四句话概括他的见解:“白以为常,文以继白,西以求真,文以应变。”这些话的丰富含义,只好由读者自己去品味了。
 
    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景端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875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