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文学翻译 无奈近黄昏
文学翻译 无奈近黄昏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4-3-28
 

2014年3月16日,著名翻译家傅惟慈去世,本已凋零的外国文学翻译界再失大家。正是由于傅老的精湛译笔,才使我们领略到毛姆、托马斯·曼、格雷厄姆·格林等人作品之妙。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近年来,新出的外国文学著作,不如早年间的译本好读了。就连最近的几位外国诺贝尔奖得主作品,因语句不顺而读不懂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人们的普遍共识是:当今中青年的译者,翻译水准较之老一辈翻译家有明显差距,得到学界和大众普遍认可的译者可谓凤毛麟角。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文学翻译的惨淡景象呢?

没人愿意从事职业翻译

翻译依然很热门,只是文学翻译变冷门了。

有一种说法认为,傅惟慈先生翻译文学作品的年代,懂外语,会翻译是件很荣耀的事。而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翻译沦为了一个普通岗位,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种略显枯燥的工作。而实际上,老一辈翻译家辈出的年代,受极左思潮影响,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很有限。如今,中国人的外语普及率远非几十年前可比。

从专业角度来看,全国拥有英语专业硕士点的高校就有220所以上。作为选拔职业翻译人才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尽管通过率常年维持在1/10左右,但依然报考者如云。据估算,全国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不少于40万。

然而,具体说到文学翻译,不得不承认,其在各个翻译方向中属于冷门了。其实在整个中国的文化生态中,文学的重要性在逐渐降低。遥想上世纪80年代,文学是中国人业余生活的主流,新华书店买外国名著的人能排出上百米的长队,一本外国文学作品动辄销量几十万册。再加上“10年动乱”期间,一批有深厚文学底蕴的大家无法自由创作,只能将写作的理想投射到翻译中,也在无意中留下了大量经典的译作。

相比之下,如今的外国文学作品,能卖到上万册的已经算得上畅销书了。文学出版行业的整体低迷,使得文学翻译领域无法聚集到最优秀的外语人才,变得冷门也就不足为怪了。

文学翻译收入非常低吗?

诚然,相比起日收入过万元的同声传译等工作,文学翻译的收入着实不高。一般的外国文学作品,出版社给译者的稿酬基本在每千字50元~60元。而要保证质量的话,每天的翻译量不会超过2000字,这么算下来,文学翻译的收入的确不高。

实际上,在我国翻译行业有一个严重不平等的现象,即“中译外”的价格远远超过“外译中”。普通的“中译外”翻译能够拿到每千字300元~500元,经验丰富的高级翻译甚至更高。这个收入水平在工薪阶层中算是高的了。

“中译外”翻译之所以贵,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密切相关。

在中国的出版行业,每年进出口的“贸易逆差”都在上亿美元以上。2012年,全国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7282.58万美元,进口的数字为30121.65万美元,“逆差”达到了2.28亿美元。

基于此,“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等项目陆续启动。其中,“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由国务院新闻办和原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主持,以资助翻译费用和推广费用的方式,至今投入已超亿元。 可以说,这样充沛的资金支持,是“中译外”价格远超“外译中”的最主要原因。

事实上,很多高校教师不愿进行翻译工作,并不是嫌钱少。

在网络普及,电子词典、谷歌翻译被广泛应用的今天,专业翻译的速度大大加快。《追风筝的人》译者李继宏表示,他的翻译速度在每小时1000字~1500字,即使拿50元/千字~60元/千字的稿酬,依然可以月入过万元。

很多高校教师宁愿写那些基本没有收入,写完后只印几十本的专著、论文,也不愿从事翻译工作。职称对于体制内的人有多大用处,大家都清楚,不必赘述。而译著在评职称的过程中,无法起到“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作用。因此,在高校教师这个潜在翻译人才聚集的群体中,译书就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重译本”增多只因成本低

重译本不断出现,主要原因在于成本低廉,出版社可以“偷懒”。

出版行业的一大景观是:一批文学名著被各家出版社反复重译和再版(如《小王子》一书,据不完全统计约有60个中译本,这还不包括同一译者在不同出版社的版本以及各类“缩写本”);而另一批国外学界公认的经典著作,却几乎没有被翻译过(如多次在诺贝尔奖赔率榜上跻身前5位的匈牙利作家彼德·纳达斯,至今仍无任何中译本)。

之所以出现一本书被反复重译出版的景象,大致有以下原因:

1.经典作品知名度高,可省去宣传费用。如上文提到的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大众不仅对书名和内容耳熟能详,就连作者驾机失踪的传奇经历都常为书迷所津津乐道,出版这样的书基本能保证稳赚不赔。

2.经典作品版权保护期大都已过,可以不用付版权费。一般作品的版权保护期为作者死后50年,大多数外国文学名著都超过了这一期限,理论上是可以免费随意出版的。

3.更重要的是,重译经典作品,可以有大量的前作可资“借鉴”。好一点儿的借鉴,是照着外文翻译,并不时与之前的译作进行比对;而更恶劣的借鉴,则是将前人译作里的中文,换一种说法写出来。例如,将别人译本里的“我一定不会输给他”,改写成“他肯定赢不了我”,意思一样,文字有区别,也就不会有人指责这是抄袭。

傅惟慈先生曾以日译千字的速度过上了体面的生活,这个速度放到现在,会让译者饿死。但公允地讲,文学翻译的确进入了一个黄昏期,这是大环境使然,也是行业恶性竞争使然。未来是从黄昏进入漫漫黑夜,还是熬过去迎来黎明,谁也无法预知。

来源:中国民航报 日期:2014年3月28日 作者:李岩

心译翻译工作室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018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