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民工生涯是从做木工学徒开始,1995年初中毕业的我到工厂做了学徒。后来,又去了一家饭店做厨师学徒,在这之后,还做过烩面馆的学徒、捡过废品、卖过报纸。”1997年,刘光星怀揣着150元来到了广州,第一夜睡在一个建筑工地2米长的下水管道里,后来流浪到中大布匹批发市场。此后几年,刘光星四处漂泊,到郑州卖报纸,去宜昌修铁路,在河南做导游,到东莞做厨师……
2002年,漂泊不定的生活令刘光星下定决心学英语。经过长年累月的寒窗苦读,2004年,通过了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第五级(Pets-5)及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他还为希腊商人做过口译,十天赚了4000元。2006年5月,他通过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刘光星十条学习经:
1.压力&兴趣。多年辛酸的经历迫使他想学一技之长,学习后,又发现对此很有兴趣,这是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原因。
2.厚脸皮。每次去英语角,刘光星总是第一个举手上台做“volunteer”。
3.大胆。有一次听一个讲座,老师播放一段记者提问录音,请人尝试同声传译,全场寂静,刘光星应试,99%都译错。
4.背诵。一定要找一个partner在一起现场互相背。
5.听写。刘光星认为很有效,但不一定人人适合。
6.口语练习。经常在草坪用自己的poor英语和很多同学聊天。
7.参加竞赛。为了一个演讲比赛,刘光星中午吃饭时站在饭堂模拟演讲,回头率极高。
8.阅读。读自己看到的、喜欢的、感兴趣的任何“语言”。
9.写日记。今天学了什么生词和课文?文章是否写得很差?请在日记里痛骂作者和编者;写得很棒,再写个读后感。
10.抄书。《综合英语二》、《高级英语》、《英语阅读一》、《高级英汉汉英口译教程》等7本书整本抄下来。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09年3月25日 记者:邓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