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首任校长姜椿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首任校长姜椿芳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4-1-22
 

     1981年深秋,我作为即将创刊的《中国俄语教学》杂志的编辑,随同张坚(后任上海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教育参赞等)前往北京,主要任务是为定于次年出版发行的《中国俄语教学》创刊号组稿。到了北京之后,我们来到了位于西单的西斜街36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并住宿在编译局内利用防空洞改建的地下室招待所。当天,编译局有关领导(校友)向姜局长报告:“母校来人了,并想拜会您”。几天以后,我们如约步行前往离编译局不远的南丰胡同7号──姜椿芳老校长的家,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叩开大门一进客厅,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客厅,中央的地毯上摆着沙发和茶几,沙发后矗立着一个个塞满各类书籍的大书橱,两旁悬挂着赵朴初的书法条幅,使人立即感受到主人的儒雅气息和浓重深厚的文化氛围。站在客厅中央的老校长身材高大,温文尔雅,气质非凡,穿一身灰色中山装,戴一副金丝边框眼镜,虽已年届七旬,但仍精神矍铄,和蔼的脸上挂着笑容,热情地和我们一一握手,并招呼她的女儿斟上热气腾腾的茶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老校长,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蔼然可亲的学者型中共高级干部。

    我们边喝着茶,边向老校长汇报了《中国俄语教学》创刊的筹备情况,听取了老校长对我国俄语教学的希望和建议。

    老校长的诤诤教诲,使我们的精神为之振奋,随即邀请老校长为《中国俄语教学》创刊号撰文,老校长欣然接受。完成了我们此刻的主要任务后,老校长话峰一转谈论起他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组织编撰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

    谈话间,老校长非常关心地询问了上外这些年的发展情况,我们一一作了回答。在起身告别之际,老校长从书架上拿出一本《野草诗辑》赠予我,并介绍说:“这是我们一些爱好诗词的老同志创作并自己掏钱印刷出版的”。(姜老曾任中国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当时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连声说道:“谢谢、谢谢,一定好好拜读”。此时的老校长已患有严重的青光眼疾,视力很差,行动缓慢,他慢慢地送我们到客厅门口,老校长突然又说:“你这位小同志姓孟,孟子的孟,庆字辈,叫庆和,我没有记错吧!”我非常惊奇地望着老人慈祥的脸庞,敬佩老人家对年轻人的关注和惊人的记忆力。
姜椿芳,作为上外的创始人,更作为一代文化名人、革命斗士,是我们上外人的骄傲。
与杨靖宇同走抗日路

    1931年底和1932年初,杨靖宇担任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和东北反日总会会长,就住在姜椿芳家。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来东北后化名“张贯一”,“老张”傍晚回来经常与姜椿芳谈国际形势和苏区情况,使姜椿芳开阔了眼界,学了许多地下工作的方法。其间,1931年姜椿芳加入了反帝大同盟,随后加入共青团,曾任哈尔滨团市委和满州团委宣传部部长。1932年,姜椿芳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编《满州青年》。这一年姜椿芳到英亚通讯社工作。英亚社实际上是苏联塔斯社的化身,他曾受党的委托,通过英亚社与第三国际进行过联系。各地义勇军和抗日部队的消息,以及来自上海、天津等地工人斗争、农民运动、社会名流营救被捕共产党人的消息,都是由他通过英亚社这个渠道发出去的。
1933年5月,从武装抗日前线吉林磐石南满游击队回到哈尔滨来的杨靖宇,第二次住进姜家,参加在姜家召开的中共满州省委扩大会议。这一次杨靖宇将军在姜家住了一个多月,正是这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姜椿芳更加了解了这位忠诚的共产党人和他不平凡的斗争经历。

    上海滩上的文化战士

    1936年8月初,姜椿芳到上海进入亚洲影片公司,主要工作是翻译苏联影片的说明书、影片中的对白(字幕)。 1937年底,姜椿芳为夏衍主编的《译报》做俄文报纸的翻译工作。1938年,姜椿芳担任上海地下党戏剧支部书记,后又任文化总支部书记,负责文学、戏剧、新文字三个支部,是上海革命文化运动的秘密领导者之一。
1941年在上海沦陷区几乎所有进步报刊均被封杀,根据党的指示,姜椿芳先是以苏联人的名义创办中文版《时代》周刊,《时代》是当时整个沦陷区唯一能够公开出版的反映我党观点的中文刊物,是我党宣传工作突破封锁的一大成就。1945年8月,日本投降。姜椿芳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立即扩大出版范围,除原有的《时代》、《苏联文艺》等刊物外,又创办了《时代日报》,利用苏商的特殊身份,公开刊载新华社战讯、军事述评等,传播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消息,声援国统区内的人民民主运动。1949年4月18日,国民党特务机关阴谋策划暗杀姜椿芳的行动方案,我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获悉这一情报后,立刻通知姜椿芳离开上海转移到香港。
筚路蓝缕 创办“上外”

    新中国诞生伊始,百废待兴,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国家急需一批俄语人才。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在陈毅市长的倡议下,决定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的高等学校。 不久,市委就正式任命姜椿芳为上海俄文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校长和党委书记。面对一无校舍、二无教师、三无教材的环境,姜椿芳是早有思想准备的,但要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做好开学的一切准备工作又谈何容易。他凭借着多年来建立的人脉资源借到了办学的校舍,尽管学校的教室和学生宿舍都显得破烂不堪,办学条件非常简陋,但姜椿芳深信,一切都会如同他翻译的《列宁在十月》影片中的对白所预言的那样: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1950年1月学校迎来第一批学员,学校正式挂牌时的全称是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1950年2月在上海宝山路原暨南大学的礼堂里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当时的人们都已脱了西装、夹克等“资产阶级衣衫”,穿上了蓝制服,但姜椿芳却仍然西装革履,登上台,和蔼的面孔上戴着一副白边眼镜,既文质彬彬,又气宇轩昂。38岁的姜校长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他精采的讲话。随后,学校俄语顾问、苏联侨民柯索夫斯基发表即兴演说,姜校长亲自为学生们翻译。年轻的校长,从容不迫、很好地掌握着节奏,用词谴句流畅自然,在座的师生员工暗暗惊叹不已。
在创办上外的过程中,从办学的原则方针到具体办学的措施和方法,无不亲自筹划并加以落实。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姜椿芳还亲自担任翻译课教师,同时他又十分重视提高学生政治和文化素养。开学第一天,他请来陈毅市长给学生们上了第一堂政治课,以后又请了夏衍、冯定、柯蓝等专家做各种专题报告。当时位于南京的中央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曾专程到上海俄文学校参观,亲自听课,对学员的俄文水平感到十分满意。在征得姜校长同意后,把两个学习了半年的俄文班学生调到南京去充实军事学院。
上海俄文学校(上外前身)在姜椿芳的领导下,发展迅速。1950年增设了英文班,1951年又成立东语系。学校从云南、广西一带招来一批归国的华侨子弟,开设了印尼语、缅甸语、越南语班。

    领导党的翻译事业

    1952年中央调姜椿芳到北京,1953年1月成立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姜椿芳任副局长。从此,他把全部精力用于马列主义著作的编译事业。他为中央编译局的创建和发展,为完成党中央决定的《马恩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这三大翻译工程,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他亲自拟定工作规划、制定翻译条例、物色编译人才、总结翻译经验、统一翻译思想。他不仅积极参与三大全集翻译工程的组织领导,作为俄文翻译家,他亲自主持《斯大林全集》和《列宁全集》的翻译和定稿工作。他还经常被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点名做俄语口译工作。

    1980年,姜椿芳觉得成立全国翻译协会的时机已经到来,他不顾工作繁忙,多方奔走,呼吁建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现更名为中国翻译协会)。经过两年的努力,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于1982年6月23日在北京成立。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出席了成立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姜椿芳被推举为第一任会长,副会长有季羡林、钱伟长等11人。

    中国现代百科事业奠基人


    1968年9月16日,姜椿芳被“四人帮”以莫须有的罪名投入了秦城监狱。他“坐看微光入铁窗”,思绪驰骋。他想的不是个人安危,不是家人团聚,他苦苦思索的是,为什么会产生“文化大革命”?他的最终结论是“愚昧”,愚昧是大乱之源,愚昧产生盲目迷信,使民主法制形同虚设。他想起了两百年前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开创的百科全书,揭开了欧洲现代文明的序幕,难道中国就不能以百科全书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来开启愚昧落后之门吗?从此,他在狱中独自一人在心中默默地构思着创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计划和方案。

    1975年4月姜椿芳被释放出狱。7年的牢狱生活,使他的健康受到严重的摧残。但是,他出于对国家、对人民无限的爱,冒着再次被捕入狱的危险,到处奔走,为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而鼓与呼。

    不久,“四人帮”被粉碎了,姜椿芳的信心更足了。中央有关领导委托姜椿芳起草,由国家出版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署名向中央提出《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请示报告》。报告得到中央的赞同,并批准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来负责此项工作。1978年年底,姜椿芳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
姜椿芳亲自参加了从制定总体规划到确定分卷原则,从组织撰稿队伍到安排印刷出版的各项艰巨而繁琐的工作。


    1987年12月17日,姜椿芳因积劳成疾患胰腺癌去世,享年75岁。1988年1月6日,新华社播发了姜椿芳逝世的消息:“中国大百科全书刚刚屹立在世界百科之林,中国百科事业的奠基人却与世长辞了。”赵朴初先生亲笔为姜椿芳写的挽联则是对他一生最中肯的评价:“魔氛谷里,捷报遥闻,最难忘万暗孤灯时代传声手;文化园中,灵苗广种,不独是百科全书事业奠基人。”

    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日期:2009年12月24日 作者:孟庆和(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友会秘书长、上外机关党总支书记)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4131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