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周作人与罗念生的往事
周作人与罗念生的往事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3-10-5
 

    1934年1月,周作人翻译的《希腊拟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古希腊“拟曲”,又译作“摹拟剧”。次年,希腊文学学者、翻译家罗念生写了书评文章《〈希腊拟曲〉》,投给胡适任主编的《独立评论》周刊。文章开篇即对周译《希腊拟曲》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说:“这本《希腊拟曲》大概是从希腊原文译出来的第一本书,且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原诗的美丽和译文的畅达,都值得我们称赞。”罗念生对周作人译介的海罗达思、谛阿克列多思两位古希腊作家及其作品逐一作了简介,并介绍了各自作品的特色。如“海罗达思的拟曲专重人物的描写,不重动作。他的人物,和‘新喜剧’里的人物一样,是模型化的,没有什么讽刺作用”。“海罗达思的人物是活跃的,真实的。他的对话很粗俗;话说得很快时,常省去了动词。”而谛阿克列多思的“‘拟曲’却是作来诵读的,不是作来表演的”。最后,罗念生对周译谛阿克列多思的《农夫》一篇,指出了十余处在用词上值得商榷的地方,并在篇末声明:“这上面所说的都是一些小枝小节,说得不对的地方敬请周先生指教。”

  出于慎重,《独立评论》在刊发罗文之前,曾把它寄给周作人审阅。周作人在回信中说:“承转示罗先生批评,甚为欣幸。《农夫》一篇系旧译,多欠妥处,罗先生为订正,甚感。有几处曾在小文(《羊脚骨》)中说过,当找一册寄呈罗先生。”周作人的回信被援引在1935年7月14日《独立评论》第159号的《编辑后记》中。

  周作人最初翻译希腊古诗《农夫》是在1917年9月,题为《牧歌第十・两个割稻的人》,发表在1918年2月《新青年》第4卷第2号。诗中通过两个割稻人的对话,表达出青年农夫单相思的苦闷。1921年11月,他重译此诗,改题为《割稻的人》,发表在同年12月4日《晨报副镌》和12月8日《民国日报・觉悟》上;后来,将其收入北京新潮社1925年9月出版的译文集《陀螺》时,方改题为《农夫》。重译之诗除将初稿时未译的人名、地名和特别名词音译为汉语外,诗的语言也更质朴、简练、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

  1927年8月,周作人在随笔《象牙与羊脚骨》中,谈到英国麦开耳教授在《希腊诗讲义》里,介绍了谛阿克列多思及其《牧歌》,赞美“诗人用字之妙,他能把平凡粗俗了无美感的字拿来,一经运用,便成绝妙的词句”,而且,恰好以《农夫》中的诗句为例,进行分析。周作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翻译《农夫》时,曾对其中所用“平凡粗俗了无美感的字”进行反复斟酌和取舍的过程,反映出他对待翻译工作的认真与执着。

  周作人早年为翻译《农夫》一诗所做出的努力,罗念生多有不知。因此,他在书评中指出的值得商榷的地方,恰恰是周作人多年前就已经过反复斟酌、方才做出定夺的。周作人还是很有学者襟怀的,尽管罗念生的批评已有马后炮之嫌,但他仍然同意全文发表,只是在写给《独立评论》的回信中,稍稍作了一点辩解。

  七十余年后,笔者翻阅旧杂志时,发现了这段往事,也发现了罗念生的这篇集外佚文。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公司2004年6月出版的10卷本《罗念生全集》――被称为“迄今为止收集罗念生先生著译最齐全、最完整、也最精当的版本”中,就没有见到《〈希腊拟曲〉》的踪影。

 

    来源:今晚报 日期:2013年9月17日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2198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