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电影翻译使用流行语”有必要大惊小怪么
“电影翻译使用流行语”有必要大惊小怪么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3-9-10
 
    报载:网络流行语频频出现在进口片中文字幕中,如今已有泛滥之势,正在上映的好莱坞动画大片《怪兽大学》就是最新典型。片中搞笑的动画怪物让观众回味无穷,也创造了皮克斯动画在内地的票房纪录,“吓二代”、“坑爹”、“走你”、“吊丝逆袭”、“草根”、“刷夜”等都先后出现,几分钟一个,密度非常高。但影片中文字幕过多采用网络流行语也引起不少争议。

  电影是时代的艺术,如果没有时代的烙印,电影也就不能成为综合艺术。媒体打着批驳网络用语的旗号,骨子里不过是站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制高点上俯视大众艺术。

  侯宝林先生有个相声曾经讲过,国民期间老上海拍摄的电影里,演员都是上海普通话,无论演员本身来自哪里,拍电影时几乎一律用上海普通话,和1949年后的新中国电影完全是两种腔调。电影不可能脱去时代的外衣,社会经济和政治对电影的冲击是无可避免的,社会文化的潮流也时不时地映刻电影中。文化革命前后的电影拍摄中,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没有人会指摘当时电影语言的僵化和口号式的台词,更不会有人认为“高大全”式的人物台词那么似曾相识。

  院线进口新片的中文字幕不过是参考式的文本,观众需要感受的还是画面感觉、故事结构、影院音响等整体效果,中文字幕使用网络流行语可以引导观众迅速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和剧情的推进,是一件符合电影传播的好事。媒体判断的“泛滥之势”,颇有点武断的色彩,只要不是改变电影原声、原文字幕的含义,任何有更高观影需求的人士可以去参考外语原文的含义理解人物台词,与是否使用中国网络流行语两者之间没有本质联系,“泛滥”之说有吹毛求疵之嫌。

  对于进口片的中文翻译字幕而言,“信、达、雅”的翻译境界是可以达到的。但需要弄清楚的是,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属性和电影播映市场同步需求的背景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信、达的要求就足够,雅是需要受众群体具有一定欣赏能力的。就翻译而言,同一部电影的翻译如果跨越了几十年,必然会得出不同版本,符合时代的观影需求才是王道。一部进口片的翻译字幕不是不可逆的,也不是必须要一成不变的,“电影翻译使用流行语”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上纲上线的思维总会让人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很轻松的观影感受立马变成了“批斗”的样板了。

  诚然,凡事有度,进口片字幕的所有的词汇都变成网络流行语,对一部分很少上网的人来说也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儿,但是,很显然没有一个在院线上映的进口电影会如此“疯狂”,在假设不成立的时候,所谓“争议”就成了媒体没事找事的噱头了。

  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时,在影评的话语权上,传统媒体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出发点,做任何发声时,没有必要站在制高点上俯视众生式的点评,很累,也很无聊。

    来源:千龙文化 日期:2013年9月9日

    心译翻译工作室

    网址:http://www.xinyifanyi.com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2009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