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外甥女为杨宪益写书:他“最后十年”不欠自己
外甥女为杨宪益写书:他“最后十年”不欠自己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3-7-23
 
 

杨宪益外甥女赵蘅在其新书首发式上。

  日前,《宪益舅舅的最后十年》新书首发式暨书外文献展开幕式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行。该书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最后十年的生活。作者赵蘅是杨宪益的外甥女,与舅舅情逾父女,她既是作家又是画家,在书中穿插了大量速写作品,意趣横生。

  手上戴的戒指也送人

  赵蘅的日记用细碎小事勾勒出了晚年杨宪益最后十年的生活,实录大量生活细节,为读者和研究者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杨宪益的晚年生活不能不说是清冷的,丧偶独居,老友们一个个离世,自己体衰多病。对于这些,杨宪益都十分淡然,赵蘅书中的这段文字有助于我们理解晚年杨宪益的心态:“世界上好像只有两个人在他们的最后的时候不觉得欠自己什么了,一个是梵高,另一个是我的舅舅。舅舅年轻时代的坚实底子使他一生成就丰厚,单看李岫所罗列的译著目录就令人瞠目结舌。他的晚年是潇洒地看着他辛勤培育过的孩子一个个回来,重印、再版,丛书、系列源源不断。他不再遗憾什么了,乃迭在天国等他团聚,他暂留在大家身边也好,他都不在乎。”

  杨宪益一生乐于奉献,到了晚年更是慷慨毫无保留。每次客人来时,他总会事先备好送对方的东西。即使是手上戴的戒指,有人夸好看,他也会说你喜欢就拿去。家里一柜子书几乎都送了人,甚至开玩笑说身后把骨灰丢进马桶冲掉算了。

  有责任为舅舅写本书

  赵蘅的父亲赵瑞蕻和母亲杨苡分别是将世界文学名著《红与黑》和《呼啸山庄》翻译成中文的著名翻译家。赵蘅从小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做起了画画和写作。除赵蘅外,杨家的其他同辈兄弟姐妹都从事其他行业,与杨宪益精神交流较少,家里来文化圈的客人,大多只有赵蘅一人陪在杨老身边。舅舅一有事,她都随叫随到。杨老生病住院期间,赵蘅也常服侍在侧,杨宪益与这位外甥女也格外亲近,对她寄予厚望,亲自帮她审校稿子,鼓励她多写东西。作为杨家后辈中唯一能写的,赵蘅认为自己有责任为舅舅写本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亲近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

  真公子对钱没有概念

  陈丹青因去山西写生画画,他委托妻子在开幕式上做了书面发言。 陈丹青称赞杨宪益先生是一位真公子,“落难落得起,因为他见过真世面。”“真正的公子对钱没概念,但是对酒有概念。我读杨先生自叙,最喜欢是两笔,一笔说他夜里和夫人戴乃迭喝酒,但当中被捕了,心里想那半瓶酒可惜了。另一笔,几年后放回家,家里全是灰尘,半瓶酒还放在桌上。”     

    来源:扬子晚报 日期:2011年5月3日 记者:蔡震

    心译翻译工作室

    网址:http://www.xinyifanyi.com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229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