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诗在中国的翻译介绍,其历史发展情况究竟如何,史家往往挂一漏万。 1980年代初,国内出版了许多外国诗人的作品,中国的读书人眼界大开,于是论者以为那些外国诗人都是从彼时第一次引进中国的,似乎“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其实这也是一种闭塞,眼界还没有真正打开。许多外国诗人的作品,在民国时期即已介绍到中国,但由于历史原因,或囿于资料的获得及见识的广狭,要说有可以,要说没有,还真的很难。美国诗人狄金森诗的汉译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而她的名字则早见于1929年叶公超在《新月》杂志上的介绍。类似的情况还不止一例。
约翰·邓恩(JohnDonne, 1572-1631)的诗歌在中国的介绍也不晚。卞之琳译《英国诗选》于1983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即收录邓恩诗两首,分别是《歌》和《别离辞:节哀》。
邓恩是英国十七世纪的诗人,当时本享诗名,沉寂了三百多年后,他在英美的名声再起,主要是因为艾略特在1921年发表的《玄学派诗人》一文。艾略特揭示出他奇谲的诗风,并借此提倡写诗要思想与感觉融为一体。邓恩和莎士比亚的某些诗作风格相近,一般英国文学史把他们俩分列于前后两个时期,英国学者海伦·加德纳于1957年编辑、1972年修订的 《玄学派诗人选集》,即同时收录了莎士比亚的《凤凰与斑鸠》。对于在英国诗史上如此重要、在英美读书界具有如此影响的诗人,如果在西风颇盛的民国时期没有介绍过,那应该是个缺憾。
前几年,为了写一篇关于苏曼殊的文章,兼及柳亚子父子,我曾觅得一册《莎士比亚时代抒情诗》,题为莎士比亚等著,柳无忌译,民国三十一年(1942)由重庆大时代书局出版发行,我觅得的是1944年再版本。书中收录马洛、锡德尼、斯宾塞、莎士比亚、琼森、弥米顿、马韦尔等25位英国著名诗人的诗作47首,包括邓恩(柳译为滕恩)诗三首,分别是《死神》(“死神,别骄傲,虽你被称做”)、《黎明的一刻》(“爱人,别起身,来温存一刻”)、《歌》(“去捉住一颗流星”)。现将《死神》一诗抄录如下:
死神,别骄傲,虽你被称做
威赫凶怖,可你未必如此:
你想灭亡的那些,并未死;
可怜死神,你也无法死我。
眠憩是你的像,已能悦意,
从你定有许多快乐流溢;
立刻人群英俊随你逝去
解脱灵魂,尸骨获得安适!
你靠了时运皇帝作奴才,
傍酖药,战争,病魔相逗留;
婴粟(罂粟)符咒,同能使人沈睡,
胜如你鎚击。你何誇负?
过此短寐,我们永久苏醒,
那时,死,你却将消灭命尽。
《死神》是邓恩的诗中被人引用得最多的一首。通过这首诗,邓恩告诉读者,死神没有理由骄傲,因为人类在“过此短寐”之后将获得永生,而死神却会死去。邓恩运用了人格化的手法,“死神”与“死亡”是同一个词。在这首诗中,邓恩在跟死神对话,他直接称它为“你”。这种持续性的隐喻,在文学史上叫做“奇思妙喻”(conceit),是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所惯用的。
原诗是一首十四行诗,属于格律诗;译诗之韵式大致相符。原诗每行抑扬格五音步,音步数相同;译诗每行的字数也很整齐,均为十个字。从中可以看到“新月派”诗(特别是朱湘译诗)的影子。
最近,我又翻出朱湘的 《番石榴集》,民国二十五年(1936)三月初版、九月再版,查看目录,赫然有唐恩(Donne另译)诗一首《死》,显见朱湘比柳无忌翻译得更早,他二人曾一同赴美留学,故朱之译诗可能对柳有过影响。现将朱湘所译的这首诗抄录在下面:
死神,你莫骄傲,虽然有人
说你形状可怕,法力无边:
试想古来多少豪杰圣贤
视死如归,至今依旧留名!
睡眠之神他是你的化身,
我们并欢喜他来到人间,
你的模样当然肖似睡眠,
我们那又何必抱恐担惊?
你无非命运之神的奴隶,
够可羞了,不须得意洋洋!
鸦片妖法也能令人身亡,
不专靠你引他去见天帝。
一死之后我们将要永生,
那时你却死了,死亡之神!
《番石榴集》是朱湘于1933年死后由其朋友编辑出版的,这首译诗的具体翻译时间不清楚,但即使按朱湘死的那年计算,距离艾略特发表《玄学派诗人》也只有十二年,可见朱湘在当时是相当“前卫”的。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日期:2013年4月2日 作者:黄福海
心译翻译工作室
网址:http://www.xinyifan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