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钱钟书夫人杨绛“被逼”维权
钱钟书夫人杨绛“被逼”维权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3-6-11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十分钟爱的英国诗人蓝德的一句诗。然而,这位102岁的老人,最近却被逼得非要“争上一争”。

  事情缘起于一家拍卖公司近日宣布,6月22日将在北京举办一场“《也是集》――钱钟书书信手稿专场”拍卖会,集中拍卖钱钟书的66封书信、《也是集》手稿、12封夫人杨绛的书信和《干校六记》手稿以及6封女儿钱瑗的书信。由于书信内容涉及个人隐私,杨绛对此强烈反对,并发出三点声明,称如果拍卖如期进行,将亲自上法庭维权。年过百岁的高龄老人心痛写道:“此事让我很受伤害,极为震惊。我不明白,完全是朋友之间的私人书信,本是最为私密的个人交往,怎么可以公开拍卖?个人隐私、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多年的感情,都可以成为商品去交易吗?年逾百岁的我,思想上完全无法接受。”

  据悉,这些信件主要是钱钟书上世纪80年代与时任香港《广角镜》杂志社总编辑李国强的书信往来。钱钟书的书信中涉及不少对历史和学人的批判,有不少钱钟书认为“不能公开说的话”。但如今这些“不能公开说的话”,却因拍卖公司前期寄出的大量影印件宣传资料被公之于众。5月20日,杨绛曾电话质问李国强,认为此事非常不妥,要求对方给予答复。李国强只回应表示:“这件事情不是我做的,是我朋友做的。”

  面对杨绛的强烈反对,拍卖公司有关负责人自称“本意是怀着对钱钟书和杨绛先生的尊重”。但尽管杨绛“叫停拍卖”的态度如此坚决,甚至不惜以百岁高龄公堂相见,该负责人仍表示“前后花了3-5年的时间才征集到这些作品,拍卖仍然会如期举行。”

  为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三所高校的民法、知识产权法和宪法领域的权威法律专家,对私人信件拍卖引发的诸多法律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经作者同意,拍卖私人信件严重侵害了作者及他人的隐私权和著作权,违反公序良俗,应依法禁止。

  新闻链接

  杨绛公开声明

  近来传出某公司很快要拍卖钱钟书、我以及钱瑗私人书信一事,媒体和朋友很关心我,纷纷询问,我以为有必要表明态度,现郑重声明如下:

  一、此事让我很受伤害,极为震惊。我不明白,完全是朋友之间的私人书信,本是最为私密的个人交往,怎么可以公开拍卖?个人隐私、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多年的感情,都可以成为商品去交易吗?年逾百岁的我,思想上完全无法接受。

  二、对于我们私人书信被拍卖一事,在此明确表态,我坚决反对!希望有关人士和拍卖公司尊重法律,尊重他人权利,立即停止侵权,不得举行有关研讨会和拍卖。否则我会亲自走向法庭,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利。

  三、现代社会大讲法治,但法治不是口号,我希望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维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这一基本人权。我作为普通公民,对公民良心、社会正义和国家法治,充满期待。

  杨绛

  文学家翻译家,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1911年生。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译著有《堂吉珂德》等,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延伸阅读

  私人往来书信怎样摆上了拍卖台

  私人信件作为公民个人之间基于相互信任进行的联络方式,涉及作者和他人隐私。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依据《宪法》第40条的规定,公民的通信秘密是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受法律的严格保护。而且书信的著作权,包括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等,都属于书信作者,不因信件所有权转移而转移。若有人未经作者同意拍卖私人信件,导致信件中的私人信息向第三方甚至社会公众公开,势必泄露公民隐私,损害宪法保护的通讯秘密权和《侵权责任法》所涉及到的信件作者隐私权。

  即便不从法律角度出发,从社会道德和公共秩序角度来讲,未经许可公开拍卖私人信件,会伤害到发信人对收信人的信赖,这也是有违公序良俗的。

  这让人不禁想到几年前张爱玲遗作《小团圆》出版所引发的巨大争议。因为张爱玲生前曾经写信给宋淇夫妇,明确表示过要把该书手稿销毁。但后来宋淇夫妇之子、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表示,张爱玲后来曾经跟出版社探讨过《小团圆》这本书修改的进度,因此认为出版该书不属于违背张爱玲遗愿;而且该书面世,对研究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和个人生平都有极重要的意义。结果,这本雪藏了33年的书“到底该不该不出版”所引起的争论,以及被视为张爱玲自传的《小团圆》一书中所引起的人们对张爱玲私生活的种种猜想,使得该书大卖特卖,成为近年来最畅销的小说之一。但一些研究张爱玲的专家、学者和“张迷”们,则气愤地提出“三不”――不买、不看、不评。

  究竟张爱玲自己对出版该书持何态度,由于她早已离开人世,所以只能成为一宗疑案。但性格一向孤傲低调、尤其晚年自甘寂寞的她,应该并不喜闻自己百年之后仍被世人把她的小说当“花边新闻”看而妄加评论吧。

  卡夫卡生前也曾嘱托好友马克斯・布洛德把有关他的东西全部烧掉。然而,布洛德违背了卡夫卡的遗言,先后出版了卡夫卡的大量著作。虽然卡夫卡的文学造诣得以张扬与传播,但布洛德也因此背负了道义的包袱。

  相比之下,拍卖公司在书信作者仍然在世、并且强烈反对的情况下,为了商业利益仍然一意孤行的做法,就更令世人不齿。若拍卖如期进行,不仅让百岁的杨绛老人心寒,让作古的钟书先生九泉之下难安,也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法制建设有着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反对任何不尊重法律、不尊重他人权利的侵权行为,支持杨绛老人维权。希望相关个人和公司悬崖勒马,别让老人伤心,更别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来源:西部网 日期2013年5月27日 记者:王润

    心译翻译工作室

    网址:http://www.xinyifanyi.com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944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