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方法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方法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3-6-5
 
    很多情况下,英语新闻标题因其独特的选词、句型结构和语法特点,理解和译成汉语并不容易,它不仅要求译者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历史及事件发生的背景有全面的了解,还要熟知中西方的历史及语言的修辞特点,并掌握特定的翻译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作者的原意,达到翻译“信、达、雅”的效果。在翻译新闻标题时,经常采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直 译

  当标题明确清晰时,就可采用直译的方法。

  Injuries from Russia's meteorite fall rise to around 1,200.

  俄罗斯陨石坠落伤亡人数已升至1200人。

  俄罗斯陨石坠落全球尽知,直译就能将意思很好地传达出来。

  请看以下由中文译成英文的直译例子:

  东方时空 Oriental Horizon

  环球45分钟 Around the Globe in 45 Minutes

  热烈祝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Congratulations on the Success of 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 Mission!

  

  意 译

  由于受东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影响,有些新闻标题在翻译时如果不舍弃其源语的字面意思,就会对理解造成困难,这时,就要采用意译的方法,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标题的含义。例如:

  For a Muslim Woman from Two Cultures, Swimsuits Are Tricky

  泳装,穿还是不穿

  这句标题的原意不难理解,它是指“让受两种文化影响的穆斯林女士穿泳装确实强人所难”,其实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译成“泳装,穿还是不穿”,就让人一目了然了。

  My Girl,My Wife.

  这则新闻想表达的意思是我喜欢的女孩最终成为我的妻子,所以,译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就非常恰当。

  

  增词注释法

  中英文新闻标题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那就是英文新闻标题更加注重语言的简洁,而汉语则更讲究语言的文采,在标题中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背景等交待得非常清楚,而这正是英语新闻所忽略的地方。为了新闻标题变得更易理解,在译成汉语时往往需要加上事件的逻辑主语、新闻人物的国籍和消息的发生地等注释性词语。如:

  Blueprint sets out control of emissions

  中国绘制蓝图 控制气体排放

  这则新闻讲的是中国制定的未来5年内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在标题中加一个“中国”,可以更清楚地表达出谁制定了蓝图。

  More women kidnapped for brides

  公安部:“拐卖新娘”逐年上升

  这则新闻报道的是在中国存在着越来越多被绑架、被拐卖的外籍妇女,在前头加上“公安部”,使这则新闻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保留原修辞特点

  追求新奇是英语新闻一个重要特点,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英语新闻标题中往往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一个优秀的译者在翻译时,应尽量保留原文的修辞特点,使读者更好地体会到原作者标题的应用之妙。

  A Tale of Two Debtors

  这则标题刊于2000年1月的《经济学家》,作者巧妙地套用了A Tales of Two Cities(《双城记》)的英文题目,可译成《两个债务国的故事》,既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又保留了原文的修辞特点。

  No Fans? “No fret!”

  这则新闻的标题采用了由两个“f”引起的头韵的修辞手法,汉语拼音由于其发音的特点,没有前韵的修辞手法,其实我们可采用押韵的方法来翻译,译成“赛场无人气,咱也不生气!”

  

  灵活运用谚语和诗句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诗歌和谚语是几千年来的民族瑰宝,灵活运用谚语可使概述更加形象、生动,看以下的例子:

  Singaporean star Gives Part of Liver to Save Dying Lover

  若为爱情故,肝脏也可抛

  ——新加坡明星感人恋情

  这则新闻讲的是为了救自己濒死的情侣,一位新加坡明星甘愿捐出自己的肝脏,译文中巧妙地运用了匈牙利诗人裴多斐的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读起来妙趣横生,让人为之感动。

  

  新词翻译举例

  英语新闻为了其追求新奇的需要,往往会使用一些临时造的“新词”或“生词”,这些往往是作者自己临时创造的词汇,如何正确理解和巧妙地翻译这些“新词”,同样是对译者的一个考验。看以下示例:

  Healer-In-Chief Cliton to Visit Town of Massacre

  首席安抚官司克林顿访问屠城

  这则新闻讲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生校园惨案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将去安抚哥伦拜高中的师生和当地的民众,Yahoo!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就是那篇文章的标题。在这个标题中,克林顿被拟了一个新的头衔:Healer-In-Chief,这个称谓,散发出淡淡的嘲讽和幽默。在这里,克林顿就成了医治伤者的首席代表。译文“首席安抚官克林顿访问屠城”,既清晰地讲述了报道的内容,同时又保留了原文的讽刺和幽默。

  Eeeyew!

  初看这个题目,大家肯定都很奇怪,要理解这个标题,就要了解一下这个词产生的背景。在欧洲,为了追求美,靓男俊女不惜拿自己的身体大做文章,“人造美女”和“人造美男”不断涌现,各类“人体美工厂”也是层出不穷,除了传统的“Body piercing and tattoos make way(刺青和文身大行其道)”,近年来更是出现了一种新的美容手术“The latest fashion trend go hit the Netherlands is eyeball jewelry(在荷兰引起轰动的最新时尚潮流是眼球上镶嵌珠宝)”,于是想象力丰富的记者就写出了“Eeeyew!”这样的标题,我们可以这样分解:Eeeyew=Ee+eye+y(j)ew,译成汉语为“眼球!珠宝!”

  再看以下的造词:

  Euromart(European market 欧洲市场);

  Ameritocracy(American-aristocracy美国寡头政治统治);

  haves and have-not(富人和穷人)

  新闻标题的新颖与否是一则新闻能否吸引读者的第一要素,要想准确恰当地理解英文新闻标题,领悟其语言的妙处,一方面要对西方的语言特点和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又要精通汉语语言文化传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原标题的语言风格和意义,做好中西方读者的桥梁。

  参考文献:

  ①毛荣贵 廖晟:《译朝译夕》[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

  ②端木义万:《大学英语外报外刊阅读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周学艺 赵林:《英美报刊文章阅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④林政:《英语报刊选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来源:青年记者 日期:2013年6月3日 作者:率华娟(作者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心译翻译工作室

    网址:http://www.xinyifanyi.com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2253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