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4日,著名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草婴先生(原名盛峻峰)在上海华东医院的病床上,迎来了九十寿辰。三天前,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安德烈·斯莫罗金通过贺信,向这位凭一己之力译完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的老人致以敬意。“俄语和汉语是世界上学习难度最高的几种语言之一,所以只有像您这样具有独一无二天赋的翻译家,通过您的辛勤耕耘,才能把如此多的优秀作品翻译出来。”安德烈还在信中提及,众多的中国普通大众正是通过草婴的翻译作品,得以深入了解俄罗斯文化和历史。草婴的夫人盛天民昨日接受了南都记者的电话采访。
从“上海俄文大学”毕业
盛天民与草婴相识于1944年,当时她是上海松江二中初三的学生,草婴是高三的班长兼学生领袖。盛天民回忆,草婴学俄语,主要是受鲁迅的影响。早在雷士德初中就读期间,草婴就已开始学习俄语。“当时没有俄语教材,草婴白天在学校念英文,晚上和周末就找上海的"苏侨"学俄语。”一次,他结识了地下党员、日后中国大百科全书创办人姜椿芳,在他的帮助下,草婴的俄语突飞猛进。“后来他到俄罗斯,别人问他是不是列宁格勒大学毕业的?他开玩笑自己是上海俄文大学毕业的。”
因翻译肖洛霍夫“文革”受牵连
据盛天民讲述,草婴的翻译工作始于1941年。18岁的他被姜椿芳介绍到《时代周刊》,将苏联塔斯社有关苏德战争的新闻翻译成中文。抗战结束后,他还通过电台信息,将解放区的情况转译成俄文。
盛天民特别提到,1955年草婴翻译了苏联作家尼古拉耶娃的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因为小说关心人民疾苦,反对官僚主义,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提出,全国青年团员都要向小说主人公娜斯佳学习。盛天民说,因为翻译该小说,草婴也被安排在各地为读者作报告,该书印数超三百万册。后来草婴又受到“解冻文学”影响,翻译了肖洛霍夫的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顿河故事》等。
谁想“文革”一到,肖洛霍夫被定性为“苏联修正主义文艺鼻祖”,草婴也受此牵连,被戴上“中国的肖洛霍夫”的高帽。十年间还因劳动过度,致腰椎骨折。
二十年内翻译出托尔斯泰全集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草婴花了二十年光景,以每天千字的速度,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全部小说作品,包括三部长篇、六十多个中短篇和自传体小说。
“草婴翻译的第一部就是《安娜卡列尼娜》。”在此之前,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在1956年出版过周扬和谢素台合译的《安娜》,“但周扬是从日译本转译,谢素台则是英文转译。草婴是直接翻译俄文的第一人。”据盛天民回忆,草婴译托尔斯泰,最重要的原因是托尔斯泰反对专制,提倡人道主义。
1987年,草婴获得苏联“高尔基文学奖”,2006年又获俄罗斯“高尔基文学奖章”,并被授予俄罗斯作家协会荣誉会员。尽管译作等身,但盛天民笑称,草婴一直都过着SOHO生活,靠稿费为生,不隶属于任何机构。
来源:南都网 日期:2013年3月26日 作者:邵聪
心译翻译工作室
网址:www.xinyifan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