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巴黎特派员黎文宇专访法国翻译家外交官尚多礼
2012年7月3日,法兰西总统萨科齐签署0130号令,任命尚多礼为尼日利亚旧都拉各斯总领事。2012年10月4日,离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一周,莫言的两篇短篇小说合集《牛》《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出版上架,译者是尚多礼(Franois Sastourné)。
十年前,尚多礼还是法国驻武汉首任领事,在北京他第一次和莫言吃饭聊天:“莫言当时已经小有名气,可是他并不像什么名人,很简单,很自然。”
两人年龄相当,他只比莫言小半年。虽然尚多礼自称是“法国公务员”,他仿佛更认同自己写字者的身份,“我们用同样的工具:笔”。或许正因如此,他们谈天说地,一见如故。现在,他成了莫言的译者里最年轻的一个。
80年代末,因为看了张艺谋拍的《红高粱》,他一口气读了莫言的不少中篇:《红耳朵》《师傅越来越幽默》《包鲜花的女人》。2010年他看了张艺谋的另一部电影《山楂树之恋》,作为此书的法文译者,他在邮件中声援作家艾米提出的影片应忠于与原文的要求,“这个影片太简单化了”。
谈到自己的语言学习,他却没有过分掩饰自己的天分,“我发现我学语言比其他人都快”,1975年他在法国南部城市孟波利尔读二年级时,学习了当时能学的各种语言:俄语,阿拉伯语和日语。他对日语中用的汉字特别着迷,第二年便到巴黎东方语言学院攻读中文系。1983年考到法国外交部。
1975年他在巴黎买了第一本《新华字典》,若要翻译,必定要有它在身边。“这一本小字典对我来说很重要,它从来不离开我。”
对话尚多礼:“诺奖选择莫言是一种勇气”
问:你本人是个外交官,曾是首任武汉总领事,同时译著众多,从苏童到艾米,中译法兼英译法。你是成为外交官在前还是翻译家在前?能讲下走上外交官和翻译家的缘由么?
答:我读中文系的时候专门学翻译,1982年我参加联合国的翻译考试。第一次就考上了,可惜联合国没马上雇佣我。由此做了一些翻译,技术和政治的。做了几个月就觉得烦,想做别的。接着考上了法国外交部。我特别满意这份工作。2007年,因为我个人生活的一些新的因素,我就想试一试去翻译。在法国公务员不能有第二个职业,但可以教一点书,也可以做笔头上的工作,比如写书,写文章,翻译。我运气好,有几家出版社愿意让我翻译一些书。
问:有些作家在文字书写时有特别的喜好,比如在咖啡店里或只有听着音乐才能创作,你能讲下你翻译时的一种状态是什么样的?
答:一般我在深夜翻译,从3 a.m。到6 a.m。我的书桌上有三部电脑:在左边一部旧的,用来看作品的原文,因为银幕上比较清楚,而不用翻页;另一部在中间,是用于写法文翻译,第三部在右手边当字典,网上查一查不认识的字,词,成语,等。比方说遇到“坛子”,我会查字典(中法,中英,汉语),以及谷歌图片。
问:翻译家高利·拉巴萨(Gregory Rabassa)2005年的回忆录是《If this betreason》(翻译即背叛),您在翻译时更倾向于忠诚还是背叛?
答:有一个意大利的成语说 traduttore, traditore, 意思为“翻译等于背叛”。Pierre Leyris 说过: Traduire, c’est avoir l’honnêteté de s’en tenir à une imperfection allusive . 还有人开玩笑说:“翻译和女人一样,最忠不是最美,最美不是最忠”。我们必须谦虚地承认翻译无法完美,特别是文学翻译,一定要平衡“la lettre et l’esprit” (文字和精神),这一点最难。如果翻译太靠近原文,太“靠谱”,其文笔将会笨重,对读者很难受;向精神倾,可能会太“离谱”,有背叛作者的愿意的危险。翻译员必须不断地走在这两条路之间。翻译完了,还没完,总算没完成。我每当重新看我翻译的书的时候,从来不满意,从来觉得还可以改善。
问:你认为莫言获奖是因为背后有好的翻译,还是莫言的作品适合翻译,容易在西方读者中产生共鸣?
答:该问题必须问诺贝尔委员会!我看莫言的文学本身非常丰富,作品很多,有长篇,中篇,短篇小说,每一本书在文学方面有不同的特色。因此西方的出版社会对他的作品感到兴趣,想把他的作品翻译起来。当然,刚开始电影也有影响。莫言的书是否比较适合西方读者的品味,那很难说。比方说苏童也受欢迎,余华也是,池莉也是,鲁迅也有他的读者,连罗贯中或施耐庵也一样。
问:你是怎么看待他的体制内的作家党员身份?
答:我看了廖亦武的文章,也看了一些批评诺贝儿委员会的选择的文章。对此我的看法是:诺贝尔文学奖本来是文学奖,不是政治奖。要批评的话,须以文学的言论来批评。而文学方面,不可能客观,只能主观。比方说,一百多年来有好几个法国作家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有一些我自己看都看不下去,读了两页就把书放下来。诺贝尔委员会为什么选择他们呢?想不通。那么中国人当然也可以对诺贝尔委员会的选择有意见,这是很正常。
莫言的诺贝尔奖,有人提了已经好几年了。我本来以为只要莫言继续当党员,诺贝尔委员会不会发给他。我错了,诺贝尔委员会的选择是一种勇气。
来源:新浪读书 日期:2013-03-08 记者:黎文宇
心译翻译工作室
网址:www.xinyifan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