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钱稻孙译事小考
钱稻孙译事小考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3-2-6
 

    钱稻孙与周作人,两位大名,这里说的不是戏目,没有滑稽的意思。只是当年两人命途相类,身后却不怎一样了。钱稻孙不似周作人多有遗稿书信留存,且少人忆述,材料欠乏,难详考其生平。今藉周作人与松枝茂夫往复书简(《周作人致松枝茂夫手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也算从侧窥观钱稻孙。

    其时笔者为《万叶集精选(增订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4月版)作序,尝谓“钱氏概于一九三三年着手译《源氏物语》”,今重审恐不确。钱稻孙曾与胡适就译《源氏物语》通信,胡适时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编译委员会委员长,责在编译世界名著,钱译《源氏》理当属乎此项目,而胡适乃自1930年担任该职。又按浦江清日记1932年1月有“钱先生方整理其《源氏物语》译稿”句(《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三联书店1999年11月版第77页),或与上述编译事相关。保守而论,钱稻孙译《源氏》肇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

    钱稻孙虽早在三十年代便开译《源氏物语》,厥第一帖却至1957年方见刊于杂志,花近三十年磨一帖,委实奇怪。但在1956年7月7日,周作人致信松枝茂夫曰:“现闻在找钱稻孙译《源氏》。”同年9月又云:“近在找钱稻孙译《源氏》,未知能有成否。”着眼“在找”二字试推,钱氏于次年所登稿,应自1956年下半年起译。而三十年代翻的《源氏物语》,殆因故散失尽矣。可能之一,即随同过去创建的私人图书馆“泉寿东文书藏”,战后沦落被抄亡的下场。

    据文洁若记述,钱译《源氏物语》反响很大,故“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五九年二月正式约钱稻孙翻译《源氏物语》全书。到当年十月为止,他只交稿四万字。也就是说,每个月只能译四千字”(《〈源氏物语〉在中国》,《人民中国》2006年8月号)。若既有前译的话,繁加改订,每月也必不止四千字耳,则1957年揭载的《源氏》是重译应无问题。

    然碍于进度过慢,“因钱君太是古板执滞,几个月也搞不出一帖来”(《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282页),1962年《源氏物语》改以丰子恺负责,其间钱氏已在译近松门左卫门傀儡戏四目及井原西鹤说部二种,仅知至1963年竣事。

    文洁若说,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瑠璃“起先约人试译了一下,并请张梦麟先生(他病愈后,改任顾问,不再编稿了)鉴定,他连连摇头”(《风雨忆故人》,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8月版第32页)。而《近松门左卫门选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12月版)序中,文氏指明了那位起先试译的人是萧萧(伊藤克)。但文氏于1958年11月始接手人文社日本文学的编辑工作,此前的情况,反见诸周、松枝二氏之书。

    1956年1月21日,周作人致松枝茂夫信中说:“兹又有一事奉托:人民文学社以后拟着手译印日本文学作品,妄思着手搞一册净瑠璃选,苦无参考本,闻河出书房有《口语译近松名作集》一种,乞费心代购一册。”照此看来,最初近松门左卫门剧作意在由周作人迻译。

    松枝氏于2月16日答书曰:“《近松》(河出國民文学)はまだ出ません。淨瑠璃本は、新刊本はないかもしれませんがさがしてみます。”〔《近松》(河出国民文学)尚未出版。净瑠璃台本,似无新刊,然试为搜之。〕

    根据同年7月7日周作人信得知,人文社后找来“傅仲涛译‘净瑠璃’”。文洁若说的“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瑠璃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译者”,已是1958年的事,当中选改译者几何失考。

    无独有偶,翻译井原西鹤最初物色的人选亦为周作人。

    1959年2月22日,周作人与松枝茂夫书谓:“现受嘱译西鹤物,拟先试译《一代女》,需用text,岩波之日本古典大系中《西鹤集 上》或朝日新闻社古典全书之中,有无适当之本,望费心择取一种为幸。此种text以注释详明者为佳,祈斟酌定之。”

    同年4月7日,松枝茂夫返书:“西鶴の注釈書は戦後色々出て、現代訳も何種かありますが、岩波の古典大系が最も新しいだけに一番詳しいようですから、近日中にお送りいたします。”〔西鹤注释书籍于战后纷出,现代译本亦有数种,因岩波的古典大系为最新故似至详备,不日寄呈。〕

    同月10日,周氏去信:“因受出版社嘱托,拟着手西鹤物,有力不胜任之感。需用《好色一代男》现代语译(角川文库)及该书原典(日本古典文学大系本《西鹤集 上》),均乞费心代购。”

    月底30日,周氏言“《西鹤集 上》如未寄出,可请不必寄予,因北京图书馆有之,可以借用”云云。

    5月24日,“承寄下《西鹤集》,费心谢了。唯因出板社过于小心,恐怕西鹤的‘浮世草子’不能出板了,以是翻译且从缓。”

    直到10月2日,周氏才重提:“以后将译西鹤,此在鄙人实为难事,需用语译如角川文库中《一代男》,最好祈代购一册,或能为代找‘国民文学全集’中《西鹤名作集》,尤为感荷。”

    同月,时隔七日,周氏发函:“前信托购朝日之国民文学中《西鹤》,近已从图书馆中借得,故可无须矣。”遂再无谈译井原西鹤事。

    由此推测,钱稻孙接译井原,大抵于1960年;而译近松可能较之更早,可以肯定的是,1961年时钱氏已在译近松。周作人致鲍耀明书,1961年7月4日道:“知拟翻译净瑠璃等,甚是胜业,唯此事或须多少加味戏剧才好,鄙人乃对此茫然,友人钱稻孙君受人民文学出版社之委托,选译近松,钱君前曾涉笔谣曲,似多文饰,似此种文体不宜于直译也。”(《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第61页)

    与致松枝氏书信并观,周氏所谓“对此茫然”、“不宜于直译”语应指自己对译净瑠璃力有不逮。无法知悉,钱稻孙翻译是否也会参观现代语本。但周作人论丰子恺译《源氏物语》,言及“钱君系据原文”(《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第282页)。今唯知钱氏所据底本皆岩波书店本,盖与岩波家之交情不无关系,文洁若道:“他书架上的几十部工具书,都是一九四九年以后岩波书店陆陆续续送给他的,所以他才能够从事翻译工作”(《〈源氏物语〉在中国》,《人民中国》2006年8月号);其在别处更说明“大部分是岩波书店老板岩波雄二郎无偿地赠送给他的”(《〈源氏物语〉与钱稻孙》,《作家》2006年第8期)。文氏亦听闻张梦麟说:“他参加过一次欢迎日本代表团的座谈会,周、钱都在座。他认为钱稻孙的口语比周作人地道而纯熟”(《风雨忆故人》第38页)。而渡边三男言:“与周氏既过二十岁才赴日本留学,留日六年相比,因钱氏自幼便长期生活于日本,不消说日语会话能力与日本人毫无差别,较一般的日本人也来得利索。”(《周作人氏の「古事記」と銭稻孫氏の「漢訳万葉集選」》,《駒澤國文》第6号)。

    另值注意的是,周作人译井原西鹤,选的是《好色一代女》《好色一代男》,坐是出版社还不保能批。至于钱稻孙弃好色物,而择《日本永代藏》及《世间胸算用》,此上多少能反映出两人的异趣。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曾维德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472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