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甄嬛传》作者生活中是怎样的人呢?
《甄嬛传》作者生活中是怎样的人呢?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3-2-6
 
    近日,电视剧《甄嬛传》在美国遭遇“翻译门”引发网友热议。这部剧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话题不断:先是“抄袭门”“读音门”,引发口水不断;再是网络衍生的“甄嬛体”,流行一时……作者“流潋紫”自己都始料未及,她的一部闲暇之作,竟能成为一种持续保持热度的文化现象。

  尽管写尽后宫人际争斗、人性凉薄,对于现实生活,这个贴着“80后”“知名网络作家”标签的中学老师自有一套积极、自由、随性的人生哲学。

  翻译首先要忠于原著 《甄嬛传》教人“活在当下”

  面对《甄嬛传》“起驾”美国遭遇“翻译门”,“流潋紫”认为,中国有古汉语,西方也有古典英文,会有相应的文字去解释。“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卧虎藏龙》,英文字幕就非常传神。大家认同的好翻译,不完全是直译原文,而是翻译者重新遣词造句后的艺术加工。”“流潋紫”说,电视剧的翻译已经交给美国的专业团队,首先会力求忠实于原著,然后才会在修辞上下功夫。

  “流潋紫”坦言完成《甄嬛传》更像是一个意外。“《甄嬛传》源自我对历史的想象。”“流潋紫”说,中国的史书往往记述对象都是男性,女性则一笔带过。“我选择写后宫小说,写历史中的普通女人,是想通过小说的形式,把缺失的女性历史写出来。”

    2005年,吴雪岚开始以“流潋紫”为网名创作小说《后宫·甄嬛传》。三年内,《甄嬛传》写出了7册、150万字,为她带来了数以百万计的粉丝,新浪博客的关注度一度超过《明朝那些事儿》。

  2012年,人们对电视剧《甄嬛传》追捧、读解、解构,并衍生出流行一时的“甄嬛体”,“流潋紫”更愿意将《甄嬛传》定位为一部有历史感和真实感的历史小说。“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打破既往作品带给部分年轻人对古代宫廷的美好幻想,帮助他们摆脱穿越剧给他们带来的避世情怀,告诉他们要活在当下、珍惜当下。”

    生活中是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生于普通的双职工家庭,“流潋紫”说,父母对她并无高规严训,家中也无过多藏书,但花钱买书向来是被父母所肯定的。她说,中学时期受老师的影响偏爱文史类,大学如愿进入中文系后,书读得更自由。“沉溺诗词、武侠、言情,尤爱野史。”常被她用来概括自己的读书状态。

  熟读《红楼梦》让她的作品语言在网络小说中显得颇为雅致,对张爱玲的研读也使她对笔下人物更为细腻。“我至今仍怀念写作的最初阶段,粉丝们鼓励不吝赞词,批评直言不讳,读写的良性互动带给我动力与快乐。”

  相较动辄你死我活的“宫斗”,“流潋紫”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更多的是善意和保护。“我没有升职压力,纯粹因为喜欢教书而从事现在的工作,也只想安心做个中学老师。”读者、观众想象中机关算尽的“流潋紫”,在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官方网站“教师风采”中是“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流潋紫”说,“为人师表”的成就感远远大过拿到数十万元的稿酬。

  写到40万字时曾被判抄袭,写到151万字时再没有人敢说

  当“安妮宝贝”强调自己不是网络作家,当“李寻欢”粉墨谢场网络文学,当中国第一批网络写手们纷纷各奔“正途”。网络作家的走红,究竟凭借的是自由肆意的创作水平,还是高超的传播技巧,一直是争议的话题。

  作为如今中国最红的“网络作家”之一,“流潋紫”认为,不能武断地去评断依托网络发表作品的都是庸碌之辈,应该给予各种不同的文化或群体以包容的态度,但一切的前提是依托网络发表作品的写作之人能否守住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底线以及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

“《甄嬛传》在我写到40万字时,曾被判定为抄袭,当我写到151万字时,再也没有人敢说我是抄袭。”“流潋紫”说,不管发表平台是网络还是传统,仅靠短时间的炒作是不可能创造出经典的,而好的作品则一定能经得起时间的打磨。

  “流潋紫”说,网络作家区别于作家,是更要学会熟练使用网络工具和利用好这个平台;而作为一名作家,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强烈的使命感、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观察力,同时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铺垫。“这也是我所努力的方向。”

    来源:新华网 2013年2月5日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358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