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广外詹成教授:活到老,译到老—关于职业会议口译的“迷思”
广外詹成教授:活到老,译到老—关于职业会议口译的“迷思”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3-2-6
 
    在众多关于职业会议口译的“迷思”(myth)中,同传译员的年龄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一般人看来,同声传译就是青春饭,随着译员年龄增大,反应力会下降,对于“一心多用”的同声传译工作来说,就越来越难以应付了。这似乎是个不容质疑的自然规律,不需要什么科学的论证。
上述想法,又常常经过一些自诩为“职业译员”的人夸大和吹嘘,变得更加强化,就快要成为一种“刻板印象”(stereotype)了。这些不太专业的译员,明明没有做几场同传,却很喜欢神化这个职业,关于“同传之前不能吃饱”、“同传如何辛苦如何折寿”、“同传的高薪换来的是体力透支”等等的言论不绝于耳。
 
    每当看到关于同传译员年龄的种种“迷思”,我总会感觉有趣。也许这正因为会议口译工作对于大众来说仍然是很神秘的,大家才会不断去猜测和神化它。
 
    其实,在中国之所以没有很高龄的译员,并不是由于译员年龄大了就做不来,而是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中,没人会甘于当一个“老翻译”,译员多半到一定时候就转型去做其它工作了。我之前有一篇博文谈到过这个问题。
 
    而我所认识的真正职业译员,比如AIIC会员,那些真正活跃在国际会议中的自由职业译员,几乎没有四十以下的年轻人。我今年34岁,就我所知,在中国地区的AIIC会员中,已经是最小的年龄了。欧美地区的职业译员中,超过55岁的比比皆是。做同传到这个年龄,体力和反应力上的缺陷,已经可以用丰富的经验和智力来弥补。听这些老油条做同传,感觉就是effortless,恐怕并不像那些刚出道就自鸣得意的译员感觉那么辛苦吧。
 
    两周前,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工作20年的资深译员陈峰老师到我校讲座,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说自己回国讲学,经常被比较婉转地问到年龄,言外之意就是觉得他已是50出头,早已是被很多人认为是不适合做同传了。但在联合国,情况可不是这样。接下来,陈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些他在联合国同事的照片,让大家猜他们的年龄——72岁、73岁、68岁……甚至还有一位英文组的同事,是联合国聘用译员中最年长的,已经87岁!陈老师最后打趣地说道,与他共事的上百名联合国译员中,至今没有一个人被发现有老年痴呆的症状。
 
    所以,看来做同传会“折寿”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看看这些至今还很活跃的老前辈们,我感到对于职业会议口译来说,真的可以说是“活到老,译到老”。那些散布“同传对身体不好”看法的菜鸟译员,大可以退出这个充满挑战的行业去休养生息吧;而真正对于口译抱有热情的年轻人,却是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来把这份工作做到至正至美的。
 
    来源:网络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2817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