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沈颖:本地翻译领域发展空间仍大
沈颖:本地翻译领域发展空间仍大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3-2-3
 
    环球化带给翻译工作者什么影响与契机?发扬本土文学与艺术作品,翻译扮演什么角色?

  各种和翻译挑战与发展的课题将在首届新加坡国际翻译研讨会上讨论,由擅长不同语言与领域的海内外翻译从业员分享。两天研讨会为本地翻译专才提供交流的平台,思考多元文化为翻译带来的契机。

  通讯及新闻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次长沈颖昨天为研讨会开幕致辞时,向近100名与会者强调翻译工作的重要。

    未来要鼓励

    有语言天分者从事翻译

  翻译助于沟通与传达信息,各语文的媒体每天为各自的族群翻译大量信息。沈颖说:“本地有许多翻译人才,但不足应付对优质翻译的高需求,翻译领域因而有许多发展空间。我最近与业内人士了解领域的发展,接下来会继续搜集业内人士的意见,研究市场对翻译专才的供需,并找出能提高翻译素质的有效方法。未来,我们要鼓励有语言天分的年轻人从事翻译,为他们提供好的职业发展与培训机会。”。

  为培养双语双文化专才,政府已成立母语检讨委员会以及李光耀双语基金。她希望年轻的一代会有部分人为翻译领域作出贡献。

    沈颖受访时说,本地具备培养翻译人才的条件,但在提高翻译的素质上,采购服务的消费者也应重视翻译工作,对翻译的素质有认识。“换句话说,他们须‘识货’,明白以什么样的价格才能取得符合需要的翻译服务。”

  研讨会主办者语通翻译有限公司(Interlexis)与艺术之家(The Arts House),希望活动能起抛砖引玉作用,推动本地的翻译事业。

  中国翻译协会助理会长黄长奇昨天在会上分享中国翻译工作的发展与鉴定。她指出,社会对翻译的理解还不够,翻译精髓不仅是文字的翻译,也包括文化元素。中国的学生已接受英文教育,但真正理解西方文化的不多。翻译者对外语的文化要深入了解,才能为两种文化作翻译。

  艺术之家处长潘志云希望在推动翻译活动的同时,能发扬本地文学作品。他说:“本地有丰富的文学作品,但以某种语言创作的作品未必能让所有人欣赏。本地还缺乏本土文学的翻译工作,我希望活动能促进不同翻译工作者的联系,为推广本土文学献力。翻译相关的课程在本地不多,研讨能让大家通过与海内外业者的交流,促进对翻译的认识与重视。”

  从事翻译工作六年的张舒彬期待翻译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她认为,最关键的是,需求者重视翻译的素质。一些人有错误的观念,以为通晓两种语言就会翻译。本地对翻译是有需求的,只是一些公司会考虑价格较便宜的外国公司。

  研讨会的主讲者来自艺术、教育、媒体等不同领域,包括剧场研究学者柯思仁、语通翻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丹枫、华文教研中心副院长陈志锐、印尼文学译者麦思·仁尔(Max Lane)等,活动在艺术之家举行。

    来源:联合早报网 作者:胡洁梅 ohkm@sph.cpm.sg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682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