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晚清教育改革师法日本 大量科学名词从日文移植
晚清教育改革师法日本 大量科学名词从日文移植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3-1-31
 

    核心提示:清廷实行教育改革是师法日本,各级新式学堂的课程设置都是全套引进自日本……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科学名词都是从日文移植来的,这是日式汉语词汇使汉语的表达能力得以与时俱进。

    何亮亮: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都对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前者学的是船坚炮利,是宗西方列强为师,而后者则是要变法图强,多少是受到了邻国的刺激,这是邻国就是日本,在历史上都是日本以中国为师,而明治以降,日本“脱亚入欧”成功,国势渐强,1894年甲午一战,清廷震动、举国哗然,也让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了,比如当时风头最健的维新人士梁启超曾经主张国家要强盛,就必须多翻译多阅读西方书籍。

    而到了1897年,梁在上海提出翻译书籍要“以东文为主而辅以西文”,同年,官方机构的京师同文馆也增设了东文馆,“日本热”的兴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时西文书,特别是科学方面的书籍比较贵,这些内容大多都有日文的译本,对于中国人来说,日文也相对的比较容易掌握,和“日本热”相对应,日本国也出现了一阵“清国热”,据统计,光是1906年就有五六百名日本教师来华执教,当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应中国方面的邀请,由于清廷实行教育改革是师法日本,各级新式学堂的课程设置都是全套引进自日本,办学之初,师资匮乏是当务之急。

    日本人走进来,中国人也在走出去,甲午战争的第二年,也就是1896年,中国就派出了第一批赴日留学生,在张之洞等人的倡议下,清廷开始放宽政策,鼓励人们以多种方式前往日本学习,科学制的废除也让旧知识分子仕途渺茫,转而寻求新路,由此赴日留学潮开始波形壮大,“以日为师”也为中国带来了许多新鲜的词汇,比如我们以前说过的“科学”这个词就是来源于日本,另外,像是方程式、微积分、数学、电流、紫外线、细胞等,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科学名词都是从日文移植来的,这是日式汉语词汇使汉语的表达能力得以与时俱进,不过在当时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扎扎实实学自己科学而取得成就的很少见。

    比如,王国维进入东京物理学校先是学习自然科学,鲁迅赴日学医,但是后来都转行了,丁文江、李四光虽然也曾留学日本,但是他们获得真才实学,在地质方面成为一代大家,还是留学英国的后果,总之,留学生在日本大多过的是“谈革命、写文章”的生活,随着“以日为师”运动的式微,另一个更大规模的“留美运动”到来了,中国科学的发展之路开始走上了正轨。

    来源:凤凰卫视1月14日《腾飞中国》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358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