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翻译小分队
俄语小队长
陈 碧 20岁
闽南语系小队长
张林珍 23岁
韩语小队长
王 智 24岁
泰语小队长
田 甜 20岁
葡萄牙语小队长
唐雪娇 25岁
日语小队长
张 静 23岁
西班牙语小队长
祝 倩 20岁
德语小队长
田 力 20岁
江浙语系小队长
徐 宏 25岁
法语小队长
罗 菁 21岁
英语小队长
李昕懿 23岁
……
成都晚报记者 杨琳皓
基于一次新闻事件“俄双胞胎脑瘫做手术 医生护士听不懂俄语”,爱心翻译小分队成立了。
从最初的1人,发展至现在的100余人,还拥有了十余个语种(方言)的翻译力量……爱心翻译小分队不断在成长。新的一年,这群颇具语言天赋的志愿者,还向往着冲向更大的舞台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
2012温暖新闻回放
爱心翻译小分队7月成立
7月6日上午11时,成都晚报官方微博的一条信息让成都的网友们揪心起来:“4岁的俄罗斯双胞胎姐妹身患痉挛型脑瘫,千里迢迢到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就医。一家人不懂中文、英语,只能用俄、德语交流,给医生了解病情带来很大不便。院方希望通过成都晚报帮助寻找俄语志愿者,协助小姐妹就医。”
7月6日上午11时20分,志愿者宋自强联系上一名会俄语的川外女生志愿者蒋怒怒,下午1时,志愿者李青通过就读川外的女儿,辗转联系上川外“俄西系”老师肖岚婷,随后川外学生李春阳成功联系上一名叫安娜的俄罗斯姑娘……
受此事启发,成都志愿者全媒体平台决定成立爱心翻译小分队。7月8日,在招募令发出之后,仅一天,100余名拥有各种语言天赋的志愿者加入进来。他们拥有十余种语言(方言)的翻译本领,时刻准备为这座城市的需要者送上服务。
网友温暖评论
朵朵:志愿者完成了成都和国际的无缝对接。
WEO秀秀:这个城市的服务精神由此可见。
年末回访
争当明年《财富》论坛志愿者
昨日,记者再次见到为爱心翻译小分队圆满完成第一个任务的李昕懿。“在图书馆看了一天书,得不断给自己‘充电’。”李昕懿笑着说,她现在在川大读研一,为了学业和能当上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志愿者,她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李昕懿讲起了爱心翻译小分队的首秀为62岁的成都果农钟柄章翻译写给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欧元之父”蒙代尔的信;扛下的重要任务李昕懿、金兑、张林珍、罗萍、韩慧、张惠好等6位志愿者为《成都志愿者》杂志创刊词、目录、重头稿的翻译……
2012年12月5日,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志愿者社会招募仪式在宽窄巷子举行。爱心翻译小分队的志愿者看到新闻后,在QQ群里讨论开来。“是我们集体报名参加还是个人去参加呢?”、“申请翻译小分队队长带大家一块去!”在大家的热情呼声中,成都志愿者全媒体平台与《财富》全球论坛志愿者管理组取得联系,为这座城市仅有的公益翻译团队报名,争取在这场国际财经盛会中亮相。
李昕懿温暖留言
“这一年,因为志愿服务,我和这座城市的距离更近了,也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很给力的一年。”
记者手记
让我讶异的志愿者
最初成立爱心翻译小分队,仅仅是一种尝试,但成都青年志愿者的激情和善良,让我讶异。这些天之骄子,没有骄躁、没有轻浮,只想着在社会需要他们时,能尽其所能。
这100多名语言精英来自四面八方、素昧谋面,但大家在极短的时间里相互熟悉、交流、互助,很快成为一个战壕里亲密的战友。
一种良好的氛围和清新的空气,让每一个人的呼吸都畅快,这,就是这个团队的精神。新的一年,他们也将冲向更大更高的舞台,我在心里默默祝福:用你们勤劳的双手,守护赋予你们的神圣使命吧!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作者:杨琳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