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铁道部下发通知,为规范铁路车站站名的英文译法,铁路车站站名的英文拼写统一采用汉语拼音,“东南西北”方位词作为车站站名的固有部分,统一采用汉语拼音。如“北京西站”的英文翻译为“BeijingxiRailwayStation”,车票票面上的英文标注也统一采用拼音。对比9月1日前后从北京南站发车的车票,已经悄然改成了拼音。
■精彩网评
有一种改革叫随心所欲
规范车站站名的英文翻译,力求车站英文名称准确畅达,还是必要的。然而要求站名“英文拼写统一采用汉语拼音”,却不免有些画蛇添足的意味。
一者,准确性是英文站名翻译的首要原则,而“涉及‘地名+方向’的站名,方位词统一采用汉语拼音”,这样的翻译是否准确,其实存在很大争议。诸如“BeijingxiRailwayStation”这样的翻译中英杂糅,显得不伦不类。二者,试问英文站名服务对象是谁?那自然是外国游客,国人看汉字就行了,看不懂汉字的也很难看懂拼音。对于不懂汉语的外国游客而言,“BeiJingNan”与“BeiJing-South”哪个更通俗易懂?
我们必须警惕,有一种改革叫随心所欲,缺乏科学调研充分论证,结果越改越糟,这不是革新,而是“折腾”。难以想象,全国那么多车站,站名牌以及相关设施的更换改造,将花费多少钱财。即便说,这些费用完全出于铁路运输的盈利,公众也有理由质疑,有这些钱,为什么不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改善乘车环境,提升下乘客的满意度?(东方网赵勇锋)
谨防“洋泾浜”式拼写误区
早在1977年,在联合国第三届国际地名标准化会议上,就已经通过决议,规定中国地名人名的拼写采用汉语拼音方案。铁道部出台火车站名“英改拼”的政策,显然是符合我国有关地名用语的制度规范。然而,即便是出于对政策的维护,也不意味着就不顾实际情况和民意诉求而越俎代庖、迅速更改。
铁道部门不是语言规范工作的制定部门,是否有权独自承担拼音转写的工作,还有待商榷;其次,短时期内没有提前告知就把英文全部替换成拼音,这难免会造成部分外籍人士识别和适应的困难。“洋泾浜语”式规范方法不仅不利于地名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应用,而且也难以与国际接轨。
说到底,无论是铁路站名还是地方地名的拼音转写,理应由地名管理部门及交通部门共同负责承办。近年来一些城市的路牌、标识等拼写错误之所以会频频发生,根本在于一些职能部门把地名标牌的制定权转交给与文字无涉的交通及铁路部门。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应该因循着语言文字部门制定的路径,最终完成汉语地名拼写的规范。(华声在线程思明)
■微博热议
@Chris_Xx:没事找事做,此举会导致拼音、英文混用,各地不统一,外籍乘客也会受困扰。
@孙隽Mark:支持用拼音!工作中遇到有些50-60岁的偏僻地区来的人,仍然有不少人不认识汉字,现在用拼音标注,对于他们来说相对方便,至少“nan”比“南”对他们好认。应该秉持“本国人优先”的原则,老外不懂可以问嘛,至少要方便国人里不识字的。
@自由译者的围脖:我觉得是一种退步,反而会产生很多问题。“Beijingxi”让老外看了,不知道是不是在“Beijing”了。全用拼音更不妥,拼音只是汉字的注释符号。
@青瓜abby:赞成,现在这些不咸不淡的英文名听着很别扭。
@神经刀飞天猫:北京西站已经是地名儿了,所以写拼音才是正道。就像宫保鸡丁这个菜名儿,用拼音最恰当。
@裁决:东南西北国际上的通用版应分别对应E.S.W.N 吧,这也是初中毕业生能看懂的吧?是体现我们素质教育成果的时候了!
来源:无锡新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