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5日上午,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许晖作为“喜迎盛会巾帼情——中央国家机关女司局长访谈”第7场嘉宾之一做客人民网,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访谈中,许晖针对网友关心的“翻译人员所需的素质、翻译室干部培养”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回答。
许晖说,外交翻译工作直接服务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同时,随着过去几年我国对外交往不断扩大,翻译工作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涵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这些都对翻译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许晖说,早在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就提出外事干部要“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这十六字方针同样是外交翻译工作的指导方针。具体到外交翻译人员的素质,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政治素质。我们的翻译必须做到政治上忠诚可靠,同时具有扎实的政策理论功底,能够充分理解我立场和政策内涵。二是业务素质。外交翻译需要有扎实的中外文语言基础,广博的知识面,过硬的翻译技巧,要心理素质稳定,反应快,才能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翻译情况。三是综合素质。一个好的外交翻译不仅要有很强的文字翻译功底,还要有综合分析能力和协调办事能力,必要时既能提炼翻译要点,又能兼任记录、简报乃至礼宾工作,真正做到一专多能。这对于做好翻译工作本身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有利于翻译干部的可持续发展。
许晖说,在人才培养方面,经过不断摸索和积累,翻译室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入室前严格的人才选拔,入室后对新干部的集中强化培训,对在职干部的全程在岗培训,包括出国学习交流等。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的翻译之所以能够顶住巨大的心理压力,高水平完成各项重大翻译任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平时的严格规范训练和长期经验积累。现在,翻译室形成了搭配科学合理的翻译梯队,保持着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有力保证了外交翻译任务的顺利完成。
许晖说,翻译室是一支非常年轻的团队,干部来源大多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全室平均年龄只有31岁,约80%的干部年龄在35岁以下。同时,翻译室还是一支以女同志为主力军的队伍,女干部占全室总人数的大约70%,是名副其实的“半边天”。应该说,我们的一个个翻译干部,特别是团队中的年轻人,挑起了工作的大梁,完成了很多急活、难活、重活。例如在汶川地震时,为了第一时间向前方使领馆提供急需的援助用品清单,我们的同志通宵奋战,多方查找数据,最终准确无误地翻译了上百项药品、医疗器械和搜救设备名录,这其中有很多是我们原本很少接触的,我们的同志硬是“强迫”自己,一夜之间成了这方面的“专家”。翻译室工作强度非常大,有的同志一年要在外面出差100多天,有时候一下飞机就要走进会谈室,还要克服黑白颠倒的时差的影响。有些正在孕期的准妈妈,为了不耽误工作,抓紧一切时间学外语,做练习,虽然辛苦,却风趣地说就全当是给孩子做早期双语胎教吧。在他们身上,很好地体现了外交人员的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忠诚、使命、奉献”。从电视上重大外事活动的新闻报道中,网友朋友们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工作的身影,他们的骄人风采为他们赢得了不少粉丝。在这儿我可以稍微透露一下,我们的翻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的身后,有翻译室这个无时无刻不在支持着他们的团队,为他们培训,解决文字疑难,对翻译内容把关。同时,翻译室的工作始终得到外交部领导的关心指导和部内其它司局的大力支持。
许晖说,正是靠着这种集体的努力,五年来,翻译室圆满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重大外交活动的翻译任务,做出了一些成绩,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今天,我要借助人民网这个平台,对各位网友对外交翻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各位有志从事外交翻译工作的朋友,特别是年轻朋友,积极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报 作者: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