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导人身边的翻译这是个多么有吸引力的职位。如国家高级翻译雷宁所说,做国家领导人身边的翻译,“当后人在说起历史上的某个重要时刻时,我足以跟他们说:"我当时就在那儿。"那种感觉多好!”外交部翻译戴庆利也曾说:“一个时态错误就是一个政策问题。”离高层越近的人,责任和压力也越大。那么,国家领导人的“御用”翻译官是如何修炼成的?
“贴身”翻译来自哪里
历任国家领导人身边的“贴身”翻译,都是通过什么途径成为国家高级翻译的呢?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著名翻译章含之,是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作为当时难得的“高级”人才,章含之于1963年受邀成为毛泽东的英文教师,1971年进入外交部。当过邓小平、杨尚昆、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翻译的傅莹,1973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到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并同时学习法语和罗马尼亚语。毕业后,她成为驻罗马尼亚使馆随员,通过这一职位被提拔进入外交部翻译室。近两年颇受人关注的张璐,外交学院国际法系本科毕业,后在伦敦一所大学学习外交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她们都有着绝对优秀的语言能力。
外交部翻译室的一位工作人员曾向媒体透露,想进入外交部当一名优秀的高级翻译,必须经得起三道考验: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
外交部挑选翻译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通过公务员考试排名,或是去专业院校进行笔试。这位工作人员说:“入部考试中的英语水平测试相当难,通过笔试后还必须参加英语面试,其中成绩排在最前面的10-15名,才有可能进入翻译室参加下一阶段的"观察培训"。”
所谓的“观察培训”,实质上就是“淘汰式培训”。首先是强化训练,由翻译室的几位前辈每天陪学员做大量的听力、口译和笔译练习。“培训的强度很大,所用的教材时效性很强,基本上都是当天的新闻和评论,或近期的热点话题。”外交部还会邀请一些专家来授课,同时全面观察学员的外语基本功、翻译潜质、领悟力、语言表达习惯、声音状态、刻苦精神、承受高强度工作压力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组织纪律性……通过初试的人,只有不到4%的人能被最终录用。
“魔鬼训练”
不要以为,被录用了就万事大吉。恰恰相反的是,更残酷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温家宝总理的女翻译张璐介绍自己在外交部的工作状态时表示,“有点像上学时的感觉”。“每天要很早起床,要听BBC(英国广播公司)、VOA(美国之音)等充实自己。晚上回去要做功课,总结、回顾当天翻译的东西。有时候刚下飞机,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被叫去练习翻译,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回来后全身酸痛,疲惫不堪。”
翻译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为了提高速度,部分内容会用一些符号来代替。张璐说,“比如"四项基本原则"可以用"四"字来代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可以用"和"字外面加一个圈来代替。”除此之外,领导人发言时,不可能让他停下来,即使是连续10分钟的讲话,也得尽可能全部翻译出来。因此,记笔记是翻译的一个工作重点,这就需要不断地练习臂力。
外交部翻译室像是“课堂”,张璐和同事们接受的是“魔鬼训练”。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任小萍曾对外介绍,翻译室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翻译过程必须一丝不苟,从内容到体例,从称呼到专用词,该查的必须一项一项查,决不能马虎或想当然。不仅要查,而且要知道出处。”“翻译人员还必须具有超强的心理素质,既要有信心,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必须集中全部精力,不能允许有半点虚荣心作怪,否则,遇到难点和问题,就会方寸大乱,就会"砸饭碗"。”
翻译室的很多工作人员都说,要不是内心真正喜欢,肯定无法坚持下来。他们通过这种练习,最后都能“不由自主,习惯成自然,看到中文时,嘴里就能马上条件反射出英文来。”
温家宝总理的
历任翻译
张建敏(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
人称中国外事翻译“三剑客”之一,2003年担任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翻译。“翻译工作永远有遗憾。每一次的翻译经历都不一样,有时难度比较大,有时内容比较生疏,但无论你现场怎样努力,事后回想,都会有一些遗憾。可以说,翻译就是一个遗憾的创作过程。”在张建敏的心中,一直有一把尺子在不断考量自己的工作。
戴庆利(外交学院毕业)
1996年到外交部工作,多次为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在担任2004年和2006年的温总理会见中外记者招待会时,出色的表现使她声名大振。“一个时态错误就是一个政策问题。”戴庆利如是说。
雷宁(外交学院毕业)
2005年担任温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的现场翻译。外界赞赏她外表沉静,现场反应机敏。作为中国外交部高级翻译,雷宁经常要随领导人出访,最多的纪录是一年出去140天。“刚开始在外交部工作时,会觉得很好奇。慢慢地,感觉历史就在自己身边形成。”
费胜潮(武汉大学毕业)
曾随财政部代表团访美,并被派到欧盟学习同声传译,学成归国后,多次随外交部部长出国访问,并担当国际会议的翻译。2006-2009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时,都由他担任翻译。
沉浮(巴黎高等翻译学院毕业)
1999年,沉浮被派往法国驻华使馆商务处工作。后曾多次为中法领导人担任翻译,包括胡锦涛、温家宝、希拉克、德维尔潘等。他的翻译准确、顺达、反应机敏。2005年陪同温总理一起出访法国,作翻译。
张梅(北京大学毕业)
曾担任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温家宝总理访日时的主翻,并多次担任胡锦涛、温家宝与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在多边场合会晤时的翻译。同时,她也是目前唯一一位为国家高级领导人做日语翻译的女性。“其实,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透明"!”同时,“外交翻译,真的需要很好的身体素质。”
来源:天天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