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珍视翻译家的创造性劳动
珍视翻译家的创造性劳动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2-12-13
 
    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晚宴上发表获奖感言说:“我还要感谢那些把我的作品翻译成世界很多语言的翻译家们,没有他们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成世界的文学。”

  这一段话,是莫言的由衷之言,也触及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软肋:中国文学如需进一步走向世界,应大力加强翻译工作。

  莫言获奖,译作家们功不可没。由陈安娜翻译的《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等三本小说在瑞典出版,最近一本《生死疲劳》将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莫言是作品被译介至国外的数量第一人。目前,他的大部分长篇都被翻译成外文,其中《红高粱家族》有16种译本,长篇小说《酒国》有6种,《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等都有各种译本。

  翻译工作是在科学发明、技术创新、文学创作、艺术创造领域的跨文化跨语言原创,并为促进上述领域的进步、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提供了具有完全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试想一下:莫言的作品如果没有瑞典文译者陈安娜和瑞典的汉学家、出版家伦纳特·伦德贝里的努力,没有翻译家架起一座中国文学通往世界文学的桥梁,那么,莫言的获奖将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莫言,现在代表中国,这当然很好;但是,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还有不少类似莫言这样的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因没有翻译成外文,“藏在深闺人未识”。中译外的工作,中国的翻译家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来。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外译中有大量翻译人才,但中译外的人才严重匮乏,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存在。健在的老一辈翻译家,许多人已干不动了。两年前杨宪益去世,很多人哀叹中国翻译界再无大师。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文学作品的中译外这活儿,高手懒得干,低手干不了。翻译工作的商业化和金钱化,也对文学作品中译外造成巨大冲击,许多人才无法静下心来从事文学作品的中译外工作。因此,我们要采取紧急的措施,抓紧大力培养中译外的人才,吸引他们从事中译外的工作。

  中国文学需进一步走向世界,建议我们的外文出版社将中国的著名作家的作品排排队,列出计划,投入足够的资金,组织一批优秀的中译外的人才,将大批中国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向全世界介绍。是否可以推出“英译中国名著丛书”和“瑞译中国名著丛书”?此外,建议邀请一批陈安娜式的翻译家来中国访问,给予国务院外聘专家的待遇,让更多莫言式的作家为众所周知,让中国文学进一步变成世界文学。

  来源:东方网 作者:吴兴人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360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