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2年12月8日下午2点,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名校斯德哥尔摩大学报告厅举行了一场文化交流活动,他像明星一样吸引了上千人的集体关注,一出场就被媒体、旅居瑞典的中国读者、瑞典读者围得水泄不通。整个活动分为现场朗读、现场提问、现场互动三部分,现场高潮迭起,精彩、幽默的语言让全场叹服莫言睿智的思维。
据介绍,具有悠久中国文化、文学和社会研究传统的斯德哥尔摩大学每年都邀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来演讲。此次出席活动的除了莫言,还有斯德哥尔摩大学副校长卡尔·布雷莫、当地著名汉学家、中文教授罗多弼等。值得一提的是,瑞典校方特别安排了著名的当地演员约翰·拉贝尤斯在现场用瑞典语同步朗读莫言的作品。
莫言出现全场“沸腾”
莫言此次活动在下午2点开始,不过,从中午12点起,斯德哥尔摩大学报告厅的休息室内就坐满了前来等候听讲座的媒体记者、中外读者、中外大学生三分之二是中国人或者华裔外籍人士。讲座正式开始后,1000多人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主持人介绍莫言时,全场掌声雷动。而在活动之前,工作人员现场准备的材料也在瞬间被“抢”空。
“这次活动不像瑞典文学院的那场提前有讲稿,或许担心现场听不懂,所以有些瑞典人放弃前来听讲座。我想,不然来的瑞典人更多。最近一段时间,喜欢读小说的人或者是关注诺奖的人是会提到莫言的。”曾经到中国旅行过的一位名叫LILAY的瑞典读者认为,“莫言让更多的瑞典人意识到中国文学的魅力。”
一位来自大连、曾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就读,现在瑞典工作的苏女士特意买了一本瑞典版本的 《生死疲劳》,希望能得到莫言的签名。而前几天晚上,母亲也打来电话催她去听莫言的讲座。“莫言为旅居瑞典的华人制造了一场 "文学盛宴"。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形成了一个热点话题。瑞典人喜欢读有趣的书籍,所以,我感觉,莫言的故事是会吸引瑞典人的。”她说。
莫言“征服”全场听众
这次活动大约有一个半小时,前半个小时更像是一堂朗诵会。莫言现场分别读了自己两部作品《狼》和《生死疲劳》片段,随后瑞典演员约翰·拉贝尤斯用 “瑞典语+肢体”的方式,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了瑞典翻译家陈安娜翻译的片段,现场听众听得非常投入,时而迸出笑声。坐在记者旁侧的瑞典人悄悄地说:“《生死疲劳》中记述了西门闹被蓝脸小鬼押着转生回到人世变驴的故事。莫言小说的情景很精彩,听起来非常有趣!”
而在现场提问、互动阶段,莫言在畅谈创作、作家责任感等问题时,淋漓展示了自己的幽默和语言逻辑性,全场听众领略了莫言的个人魅力,笑声、掌声迭起。“以前,我喜欢读他的作品,从今天开始,我更喜欢莫言这个人!”现场一对追随莫言的书迷互相交流说。
将斯城华人“吸”到大学
“莫言此次在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活动就像是一块磁铁,将在斯德哥尔摩旅居或留学的华人"吸"到了一起。”在活动结束时,来自北京的一位中国人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很少看到这么多华人聚集在一起参加一次活动,可见莫言的魅力!”
在活动前,斯德哥尔摩的报纸报道了活动的消息,大学网站也头条刊登了消息,华人论坛也在 “传播”莫言活动的行程,即使地铁站的宣传栏里也张贴了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讲座的消息。“近一段时间,我们在共同关注、传播一个话题莫言来斯德哥尔摩了!来自中国各省市、香港、台湾地区的人们也为莫言的获奖而激动着。”
走出报告厅,斯德哥尔摩上空飘起了雪花。活动结束了,有关莫言的话题仍在继续,熟悉的中文散播在白雪皑皑的大学校园路上。“每天都在说英语,都在听瑞典语,中文听起来这么亲切!是莫言给了我们一次温暖的机会,在了解莫言文思的时候,也让我们倍加思念国内的亲人。”一位带着5岁孩子前来参加活动的宁波年轻夫妇这样表达此时的感受。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