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记老翻译家包文棣
记老翻译家包文棣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2-12-10
 
    今年是老翻译家包文棣(1920-2002)去世十周年。

  包文棣,笔名辛未艾,曾任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他这位老翻译家独树一帜,除译过克雷洛夫寓言,一生埋头从俄文译介俄国三位文学理论大师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亦即大家熟知的别车杜。别林斯基本来由满涛翻译,但满涛在“文革”后期去世,别林斯基作品没译完。粉碎“四人帮”后,译完了车杜的包文棣继承满涛未竟之业,接手翻译别林斯基作品。翻译别车杜这个工作是极其艰巨的,既要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又要熟悉这几位文学大师所论的文学作品。别车杜是研究俄国古典文学必读的书,包文棣就给我们留下了这样宝贵的财富。

  我知道包文棣还是在上海敌伪时期。当时我醉心于读外国古典作品,买了很多书。老作家肖岱前辈知道这件事,对我说,他认识中华书局一位朋友,买书可以打折扣,他可以替我买书。他真替我买了不少商务的世界文学名著,这些书我到现在还保存着。我后来知道,他这位朋友就是包文棣,地下党员,当时在中华书局做行政工作。我还知道,包文棣用辛未艾这个笔名写了不少杂文,发表在《时代日报》等报刊上。不知为什么他后来不写了,因此今天知道杂文家辛未艾这大名的人不多。

  解放后包文棣进了时代出版(600551,股吧)社。这个出版社原是地下党借苏商名义开办的,集中了多位俄文译者。包文棣到这出版社当然是做编译工作,但他是党员,到了这里,必要时也得做些行政工作。我当时为时代出版社译书,有一次收稿费拿到一张支票,上面盖的就是包文棣的图章,可见他也当过经理。1953年时代出版社迁京,一部分同志留沪。包文棣留下来进了新文艺出版社,负责翻译工作。我在少年儿童出版社也负责翻译工作,因此常和他一起参加出版局召开的有关出版翻译书的会议。

  1954年北京召开全国文学翻译会议,包文棣和我一起去参加。差不多有一个月,他和我是同车同吃同住同开会还同游。他是一位老宁波,普通话讲不好,在北京碰到打电话找朋友,就叫我帮忙先接通电话,然后让他来听。后来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工作又在上海译文出版社担任社长的孙家晋,当时在文物局工作,将要调到上海来,包文棣要和他联系,就是由我打电话到文物局找到孙家晋,替他接通电话的。

  “文革”后上海译文出版社成立,包文棣和我成了同事,他是总编辑。这时思想解放,外国各种文学流派都可以进来了。有老同志,如包文棣,对现代派作品看不惯,对是不是介绍这种作品就有想法。但也有同志,如一向介绍美国文学的汤永宽,却主张出版。为了这个问题,总编会上常争得很热闹。可是我们出版社的任务是介绍外国文学,应该让我国读者和文学工作者知道外国文学各种情况,在国外已经产生重要影响的现代派作品还是应该介绍的。特别是汤永宽和我一起编的《外国文艺》双月刊,更是责无旁贷,它是“世界文学之窗”啊。不过包文棣跟这些作品始终不搭界。他还是编他的外国古典文学作品,译他的别林斯基。

  包文棣性格耿直,不苟言笑,但他跟我一直很亲,我把他看成老大哥。

    来源:文汇报 作者:任溶溶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548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