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莫言演讲揭作品创作灵感"生死疲劳"出自佛教
莫言演讲揭作品创作灵感"生死疲劳"出自佛教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2-12-8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凌晨,中国作家莫言来到瑞典学院演讲厅,向外界发表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演说。

  现场座无虚席,各路记者嘉宾齐聚一堂。当地时间下午5点半,莫言身着黑灰色中山装,面带微笑准时出现在现场。全场起立鼓掌,欢迎这位新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莫言的作品相继在各地脱销。人们非常好奇:这位来自高密小山村的作家是如何创作出这么多高质量的作品的?他创作的源泉是什么?

  每本书的创作灵感都不尽相同

  莫言说,每部小说的创作灵感都不尽相同,有些发端于梦境,有的源于现实,比如《透明的红萝卜》,这部作品就起源于他的一个梦。莫言强调,无论灵感起源于梦境还是发端于现实,都必须与个人经验相结合,这样才能创作出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语言丰富多彩、结构匠心独运的文学作品。

  《天堂蒜薹之歌》

  在这些作品中,莫言特别提到了《天堂蒜薹之歌》,莫言让一个真正的说书人登场,并在书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莫言使用了这个说书人真实姓名,当然,他在书中的所有行为都是虚构。在莫言的写作中曾过多次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写作之初,莫言使用了他们的真实姓名,希望能借此获得一种亲近感,但作品完成之后,莫言想为他们改换姓名时却感到已经不可能了,因此也发生过与小说中人物同名者找到莫言父亲发泄不满的事情。遇到这样的事情,莫言父亲都以幽默的方式轻松化解。

  莫言说,在早期作品中,他作为一个现代的说书人,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但从这部小说开始,他终于从后台跳到前台。如果说早期的作品是自言自语,目无读者,从这本书开始,莫言感觉到自己是站在一个广场上,面对着许多听众,绘声绘色地讲述。这是世界小说的传统,更是中国小说的传统。

  《生死疲劳》

  莫言说,这个书名来自佛教经典。为翻译这个书名,各国的翻译家都很头痛。之所以以此为题,是因为莫言觉得佛教的许多基本思想,是真正的宇宙意识。人世中许多纷争,在佛家的眼里,是毫无疑义的。这样一种崇高眼界下的人世,显得十分可悲。

  莫言没有把这部书写成布道词,写的还是人的命运与人的情感,人的局限与人的宽容,以及人为追求幸福,坚持自己的信念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小说中那位以一己之身与时代潮流对抗的蓝脸,在莫言心中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这个人物的原型,是莫言邻村的一位农民。童年时,莫言经常看到他推这一辆吱吱作响的木轮车,从家门前的道路上通过。给他拉车的,是一头瘸腿的毛驴,为他牵驴的,是他小脚的妻子。这个奇怪的劳动组合,在当时的集体化社会里,显得那么古怪和不合时宜,在我们这些孩子的眼里,也把他们看成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一当他们从街上经过时,我们会充满义愤地朝他们投掷石块。事过多年,当莫言拿起笔来写作时,这个人物,这个画面,便浮现在脑海中。2005年,当莫言在一座庙宇里看到“六道轮回”的壁画时,莫言想到了如何将这个画面融入到小说之中。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213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