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莫言获诺奖 翻译要加油
莫言获诺奖 翻译要加油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2-11-7
 
    连日来,莫言荣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成了许多人热议的话题。人们在兴奋之余,也在探寻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的原因。除肯定莫言作品中鲜明的本土化、富含魔幻现实主义的人文情怀、以及《红高粱》电影的传播效应等以外,都强调了充分贴切的翻译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莫言正是得益于其作品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20部长篇小说中,有18部已有外文译本,特别是《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劳》等3部重要作品,都有了瑞典文译本。应该说,这些翻译成果,在帮助莫言走向诺贝尔文学奖殿堂中,功不可没。

    在跨文化时代,语言翻译在不同文化的沟通中,越来越显得重要。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籍评委马悦然早就指出,缺乏好的外文译本,是中国文学进入诺贝尔文学奖视野的很大障碍。不仅中国作品在国际得奖,就是中国图书走向国际市场,对外翻译的严重滞后,都成为加速走出去的共同瓶颈。据统计,我国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约6万人,不同程度涉及翻译工作的有数十万人,但基本胜任中译外的一成都不到。不少签订了对外输出版权合同的图书,如曾获“老舍文学奖”的小说《受活》,皆因找不到合适译者,至今难以履约。

    尤其是光指望中国的译者把中国作品译成外文,其局限性很大,因为译者运用母语进行翻译,才最有优势。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中译外许多情节,涉及中国传统的习俗、典故、俗语、双关语等,单纯的文字转换,很难充分达意,需要译者用西方人的语言习惯和接受方式,讲西方人听得懂的“中国故事”,而这一点,正是中国译者的弱项。中华书局出版的《于丹〈论语〉心得》(英文版),就因为有外国译者,对原文的英文表达做了再加工,所以获得较好效果。莫言作品的外文译本,也都是由葛浩文、陈安娜等多位外国汉学家和外国译者承担翻译的。所以,要想走出去质优量多,无疑要首选运用母语翻译的外国译者。

    其实最理想的对外翻译,我认为,要提倡杨宪益和戴乃迭模式。文学翻译中常见的毛病是,外国译者不熟悉中国文化的深奥,外文虽通却理解不当;中国译者又因外文不到位,译法生硬,词不达意。“杨戴模式”正好实现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来源:上海网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364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