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写这本书。”J.K.罗琳的新书《偶发空缺》和她的《哈利·波特》系列没有一点关系:一个叫巴里·菲尔布拉泽的英国乡村小镇教区议员突然死了,他的死打乱了所有人的平衡——因为突然空出来的这个位置,每个人开始蠢蠢欲动,黑暗的内心都被挑逗了出来。
你可以在书中看到自残、脏话、性、吸毒、强奸,以及英国的政治。
J.K.罗琳本不打算署真名,她想“勇敢地”看看读者对她新书的真实反映,后来她署上了真名,因为她觉得,署名并让人们对她的作品说三道四,是“更勇敢”的行为。
《纽约时报》的书评显然是说三道四的一派:“《偶发空缺》没给人留下勇气、毅力、忠诚和责任的印象,反而是留下了人类弱点、自私和八卦愚蠢这样令人沮丧的感觉……这个话题可能引起美国读者的共鸣——鉴于现在共和党和民主党关于政府角色和规模的争论——不过这里给人的是怪异的冷血和抽象。”
英国《卫报》的观点相对平和:“这本书并不是杰作,但也不至于很烂:智慧,写法娴熟,也很有趣……但粉丝们可能会觉得这本书有些让人失望,因为它缺乏《哈利·波特》书中所拥有的温暖和魅力;所有主人公都非常可怕,或痛苦自杀或直接死去。”
在中文版首发前,J.K.罗琳接受了英国《卫报》记者詹姆斯·朗西的专访,上海九久读书人授权南方周末独家发布。
最大的“偶发空缺”是死亡本身
詹姆斯·朗西:《偶发空缺》与《哈利·波特》完全不同,你为什么会写这本书?
J.K.罗琳:我是在飞机上得到灵感的——不是在火车上——立刻就兴奋不已。与《哈利·波特》一样,这本书同样也是关于道德和死亡的。它的背景是在一个小社区中,里面的人物年龄跨度从十几岁到六十几岁。我喜欢那些以小镇或村庄为中心的19世纪小说。我想写的是一个当代版本。
詹姆斯·朗西:《偶发空缺》这个书名是怎么来的?
J.K.罗琳:我最初定的书名是《责任》。因为这本书的中心主题之一,是我们每个人对于自己在生活中所处位置的责任。
后来我看到了“偶发空缺”这个专有名词,用来描述议员死亡后空出的议席,我立刻知道,这就是我的新书名。
书名在我看来有多方面的含义。首先,我认为最大的“偶发空缺”是死亡本身,因为死亡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并留下无法弥补的空缺。我同样知道,书中的所有人物在他们的生活中都有不足和缺憾,他们正试图用各种方式来填补:食物,酒精,毒品,幻想,或是叛逆行为。这些,也可以被称为“偶发空缺”:那些我们或许没有完全认识到却又觉得需要去填补的小小空洞。
詹姆斯·朗西:在书中涉及的自残、性、吸毒和强奸等问题,你是否做了调查?
J.K.罗琳:我并不需要走出去,从头开始找资料。尽管这是一本小说,书中的任何人物都没有活着的原型,但在我略有波澜的人生中,我确实认识与书中人物相像的人们。某一段时期,我非常非常穷,后来才转运,对此我深表感激,但我的确认识书中的每一个人。
詹姆斯·朗西:你觉得这本书在多大程度上是关于英国的,多大程度上是全球性的?
J.K.罗琳:虽然背景和人物都是英国的,但我写的主题是有普遍性的,书中涉及的社会问题并非局限于英国:家庭和婚姻冲突,父母和子女间的紧张关系,强调自给自足和依赖国家救济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冲突。
“人们想看哈利·波特我不会不高兴”
詹姆斯·朗西:是什么吸引你去写青少年?
J.K.罗琳:我认为是青少年的脆弱,尽管他们通常因为身上的危险性和破坏性而受到攻击。告别童年后,你会意识到自己必须过一种生活,生活的好与坏都必须一应承受。你会对“活着”这回事和时间的流逝更清醒,而这是小孩子往往意识不到的。
青少年通常是跟父母同住的,而他们的父母都人到中年,这种组合下,家中的情绪是动荡不稳的。一方面是突然意识到自己将必须做出人生抉择并为之负责的青少年,另一边是或许正在后悔自己曾经的选择、并越来越意识到寿命有限的成年人。这种组合是很有张力的,我在书中也有写的。
詹姆斯·朗西:你作为母亲的经历对写作有帮助吗?
J.K.罗琳:这本小说中有很多母亲的形象,有三个人物是意外怀孕。在探讨责任的主题背景下,这让我有机会探索一个女人的生物性如何影响她的人生,即使是在避孕已经普遍的今天。书里也有一心为了孩子好的母亲,但总体来说,我笔下的五个青少年角色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父母教育错误的伤害。比如有一家人,父母都是医生。在那个家庭中,成功是一种需要,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也就是说孩子们也必须成功。典型的中产阶级压力。在社会光谱的另一端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他生活在极度贫穷的环境中,不得不反过来照顾自己的母亲。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我想这本书会帮助我们所有人看到这一点。
詹姆斯·朗西:你认为亲子矛盾是书里最核心的内容吗?
J.K.罗琳:在书中占了很大比重,但还有许多其他的冲突。比如说,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冲突。然而,冲突的中心源头是帕格镇各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帕格镇是个漂亮的郊区小镇,却要为一个充斥着失业和吸毒的贫民区负责。
詹姆斯·朗西:对于那些希望在这本书里看到哈利·波特影子的读者,你想说些什么?
J.K.罗琳:作为作家,你必须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或者需要写的东西。我需要写这本书。我希望有人喜欢它,也能接受另一些人或许不喜欢。对于人们想要看到更多的哈利·波特,我不会不高兴,那是对我的褒奖。我绝对会再为儿童写作,因为我喜欢这么做,我觉得自己永远也不会放下为孩子们写作的笔。
来源:21世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