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要让世界接受,还需要做什么改变?成都要打造美食之都,应该走什么样的国际路线?2012年10月27日,第九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的主题活动之一,“2012国际美食之都
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海内外专家学者、成都本土美食行业等400余名嘉宾会聚一堂,围绕“国际化与美食之都的建设”的主题建言献策——找好翻译
“莫言为什么会得诺奖?”2012年10月27日,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高级研究员李江涛提出,莫言获奖的最大原因是坚持“本土是根”,将中国本土文化原汁原味地呈现给世界;同时,他的作品启用了很好的翻译,让诺奖评委感叹,“莫言的作品是用梦幻般的语言将民间的历史、故事表达出来”。
“我们的川菜要走向世界,要坚持"本土是根",还要找个好的川菜"翻译"为每一道菜赋予梦幻般的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历史,再用西方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将它推向世界。”李江涛说,川菜要国际化,一定要锲而不舍地对外展示推广。培养大师
现场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还多次提到,成都要打造美食之都,就必须培养餐饮业大师级人物和艺术家,这是川菜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美国著名美食节目主持人、成都国际美食之都海外传播大使林惠懿女士还建议,四川应该效仿法国“米其林”,建立评点餐饮行业的权威鉴定机构,推行优质餐厅评选认证制度。选对产业
“餐饮依然是海外华人的支柱产业之一,川菜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走上去。”旅欧经济学家张甲林在西班牙旅居30多年,他建议,四川餐饮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应该选择产业化经营的大型豪华中餐业和以标准化生产的川式快餐连锁业,这是未来四川餐饮在海外发展的方向。
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童星燕 刘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