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莫言作品走进埃及(中国气息扑面来)
莫言作品走进埃及(中国气息扑面来)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2-11-1
 
    由埃及文化部国家翻译中心翻译的中国作家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11月初将隆重出版。这将是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第一部被正式翻译出版的阿拉伯语作品,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

  日前,记者独家采访了《红高粱家族》的阿拉伯语译者,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翻译和比较文学教师哈赛宁·法赫米博士。哈赛宁说,莫言的获奖实至名归,堪称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改变了世界文学的格局,它说明与中国经济和中国国力相匹配的中国文学也在强力崛起,赢得了世界的瞩目和赞赏。事实上,中国文化正在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的内涵,莫言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会使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学,感受到中国日益增长的软实力以及受到欢迎、尊重并不断深入人心的国家形象。

  “我会努力起到桥梁作用,翻译更多的莫言作品,让尽可能多的埃及和其他国家的阿拉伯语读者了解和认识莫言,阅读莫言精妙的作品,从而喜欢中国文化,热爱中国。”哈赛宁还介绍说,事实上莫言作品已经成功走进了埃及高校,不少教授中文的高校,都开设有包括对莫言在内的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研究课题。“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元素’在埃及社会流行起来。”

  不久前,记者观摩了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研究生梅·萨勒曼(中文名阿梅)的硕士毕业论文答辩。艾因·夏姆斯大学是埃及开设中文系历史最悠久、师资力量最强大的高校,阿梅的毕业论文题目也足见该校的功底——《〈红高粱家族〉的文学价值分析》。论文数万字全部用中文写就,详细剖析了莫言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学价值、现实意义等。台上的四位答辩组教师则不停地向阿梅抛出问题,所有的对话全部用中文进行。

  答辩会台下,200多名观摩者紧张地盯着台上的一举一动。该校本科二年级的中文系学生全部前来观摩。他们都刚学习中文不久,虽然口语还很不熟练,但学习态度非常积极主动。在答辩会的间歇,大学生们围在记者身边,好奇地提出各种问题,神情中充满了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热爱。

  “中国元素”在埃及的流行还不止是“中文热”。不久前,位于开罗城东部风景秀美的艾资哈尔公园上空,飘飞起了中国特有的风筝。这是开罗中国文化中心“风筝制作培训班”的学员们在展示他们的作品。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65岁高龄的戴永庆老人的指导下,埃及学生制作的数十只滇式风筝一点点向空中升腾。一时间,蔚蓝天空中飞舞的各式风筝成了开罗上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大批路人驻足观赏,掌声、欢呼声、嬉笑声不绝于耳。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668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