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唐僧是一位非常有礼貌的僧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南无阿弥陀佛”地说个没完。他的这种行为给人们一种十分直观而深刻地印象,似乎在唐僧看来,哪句话都可以用“南无阿弥陀佛”开头,也可以用“南无阿弥陀佛”结尾,难道这句话就和东北地区的“整”字一样,通用各大场景?
在现实中,寺庙的僧人逢人便双手合十,微微低下头颅,再说上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久而久之,即使是对佛教不是很了解的人,都能知道这是僧人的口头禅,大概是“你好”之类的意思。可是在佛教中,“南无阿弥陀佛”真的是“你好”的意思吗?
通过查阅佛教文献得知,“南无”实际上是梵文的音译,读作“那谟”,也有人读作“南谟”、“那谟”等,为致敬、归敬的意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名,他原本是一国的国王,享受荣华富贵,有无数的美女日夜环绕。可是突然有一天,国王大彻大悟,放弃王位之后,彻底不理世事,出家为法藏比丘后,发了48个“愿”之后,终于成为“正觉”,这就是所谓的“立地成佛”。
“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名号的注解,而佛教著名典籍《无量寿经》则是四十八愿的注解,在佛学界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如果你哪天读懂了《无量寿经》,那么你也会如同阿弥陀佛一样立地成佛,飞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但是佛教全体成员的精神领袖,这四个字还是整个佛法教义的总纲领、总原则。
生活中很多吃斋念佛的老人,虽然嘴上经常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但是他们一点不理解其真实意思。从功德观来看,“南无阿弥陀佛”代表着善根无量无边,说明可以进入西方净土,不受凡间世俗所扰。《观经》中写道: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老人们所念的,则具备了佛的无上功德,也是深藏于内心中,尚未被开发出来的善良。
“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而“阿弥陀佛”则是具备无穷无尽功德的佛,他代表着无限量的寿命和无限量的光明,所以他又被称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不单指出家之人,而是“觉者”的意思,也就是有觉悟的人,既能让自己觉悟,也能让他人觉悟。“阿弥陀佛”在佛教中是“无所不能”的代表,他可以在时间上救助任何时代的众生,也可以在空间上救助任何地域的众生。
从信念论的角度看,“南无”是众生归一的信心,“阿弥陀佛”是佛救度众生的力量,“南无”和“阿弥陀佛”合二为一,谓之“机法一体”。因此,时时念出“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字,就能逢凶化吉,得到十方诸佛菩萨的庇佑。此上所言,皆是出自佛教文献,虽无科学依据,却也不是信口开河,希望大家以辩证的眼光看待。
来源:起叔读史记 日期:2020年1月23日
心译翻译工作室
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