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学习背景:本人英语专业,2009年毕业后就职于一家航空企业做全职翻译。
2016年11月考过二笔,2017年第一次考一笔,54分;2018年第二次报考,61分压线过。
从第一次考试知道成绩后到第二次考试前,我只是把十九大报告从头至尾自己翻译了一遍。
期间没有专门背单词,没有看参考教材,只有一个字:练!
下面就汉译英、英译汉、校审和考场安排给出自己的复习经验和建议。
一、汉译英
汉译英与英译汉占的比分是一样的,虽然汉译英篇幅短,但是极易失分,所以我一直都在练习汉译英。
刚开始翻译十九大报告的时候,因为不熟悉题材,甚至很多中文都不知所云,所以每次练习花费的时间特别长,查谚语、古诗词、关于党的专业术语的翻法,长达一段的句子的断句都是特别费时烧脑的经历。
但是我每次都逼自己硬着头皮翻完再去看标准译文,只有自己翻过一遍才能体会人家为什么这样调整句序,为什么要用这个单词。
我用的是北京周报副刊,整个十九大报告被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每翻一句都是在挣扎,有时单位事情忙了哪怕翻一句也要保证自己每天都有练,翻到中部分就能够安心翻完一整段,到下部分就会贪恋地翻完一段再来一段。
最终我的译文和标准译文相比除了一些词汇使用了近义词,句法基本一致。
二、英译汉
英译汉的篇幅很长,但是考过了二级,除非有重大理解错误,否则拿到基本分是没问题的。个人认为要想拿到高分就得取决于个人的文学素养了,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提升。我只在考前做了10篇左右的经济学人。
三、校审
校审题的占分很低,而且如果第一眼看不出来错误,那么看得再久也找不出错误,所以不建议花费过长时间。试卷中会告诉你每段中有几个错误,错误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主语一致、偷换概念、选词不准、逻辑错误、大于翻成小于等。
四、考场安排
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我的时间分配时英译汉1.5,小时,汉译英1小时,校审0.5小时。
先做汉译英,因为这个时候头脑最清醒,笔头最利索,一小时内翻完并检查一遍时间还是够用的。
然后是英译汉,这个最费时间,不光是因为篇幅长,查的词也多,写的字也多,所以1.5个小时非常紧张,翻译的时候要认真,因为没有时间检查。
审校的时间不一定有0.5个小时,因为前面两个很有可能超时。所以做审校题只能匆匆看一遍,这时就把你觉得别扭的地方写上,还有就是每个空都写上,说不定就蒙对了,空着不写肯定没分。
平时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手写,考试时基本要手不停笔地写3个小时,没有一定的练习很有可能越写越慢,到最后笔头跟不上脑子就尴尬了。还有就是考前熟悉一下翻字典,平常练习可以用手机或电脑查词,但是考场上真的是争分夺秒,有许多人都答不完卷子,那何来高分呢?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但是适合我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你,所以还需要认真了解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来源:英语零碎儿铺 作者:甜姨
心译翻译工作室
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