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迟到的三级口译和英语学习经验
迟到的三级口译和英语学习经验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9-3-24
 

    之前每通过一种英语类考试,都会在朋友圈发个截图庆祝一下,也算是对自己的鼓励。很多朋友同学经常劝我写一些经验贴,但由于自己文笔太拙劣,久久不敢动笔。前几天又有一位好友提到这个事,一时兴起,想到明天就要回到澳洲学习了,现在也没啥事,于是终于下定决心写写。

    首先,我现在在读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口笔译研一,本科为英语师范专业,虽然看似都是英语相关,但我的基础真的一般(单词是硬伤)。由于运气原因,我于大一过了英语六级,之后陆续通过了专四专八(均为72分,离我的辛运数字均差一分),BEC高级考试,上海高级口译笔试(209分,口试由于上分排位,没时间了),雅思7分,托福97分,最近又通过了三级口译和三级笔译考试。

我知道我算不了学霸,顶多只算一个考霸,我也知道现在备考的同学最想得到的就是应试经验,但我觉得英语能力与应试能力还是要分开对待,分开吸收的,所以这篇文章会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宏观上我自己的口译学习,而是微观上的三级口译应试策略。

    首先,口译学习。在这一环节,我主要强调一下几个基础:

  1.    口译笔记法是基础。既然是基础,那就是很要命的一环。这里说的要命,并不是说笔记有多难,而是大家对笔记法存在太多误解。我个人是以武汉大学出的口译笔记法教程作为我的启蒙教材的,这本书现在已经出到第二版,可以一买。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书里的每一章节,每一段落甚至每一句话,都有标准的笔记示范(但这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弊端不得不说)。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有足够多的实例,足够多的符号,足够多的练习,那就是好书。只要你花点时间去看看,去听听,笔记还是不难的(我只看了这本书的四分之一,收获却不小)。难的是啥?难的是记什么,而不是怎么记。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本书笔记示范太规范太详细的一个弊端,那就是,当看到书里面面俱到的笔记,读者情不自禁地就想去模仿,去达到那个境界。但教材之所以是教材,就是因为它是完美的,是面面俱到,看似天衣无缝的,是理想状态的(有足够时间记笔记,且不影响自己的表达)。但考试是现实,所以要是一定要在按照那种方式记笔记,一般会出现两个问题:可能跟不上说话者速度,导致漏掉信息点;要么就算你潦草飞速记下所有点,翻译时却容易卡住,落得个面对自己的笔记目瞪口呆的下场。所以,那种记笔记是不太可取的,至少对于我们普通人是如此。我觉得,口译笔记要做到“记点不记词,记意不记形”。很假大空对不对,具体点,就是名词动词,不记形容词副词等,然后用语段大意将各个点串联起来。而名词动词呢,很多又可以用符号代替,所以要记的真的不算太多。总结一下,辩证的看待这本书,笔记这关练习后就可以通过。
  2. 听力是基础。其实听力在口译中是最重要的一环,但为什么放在笔记后面写呢?就是我知道太多人喜欢将口译笔记法过分地神化,崇拜化,甚至走火入魔化(觉得笔记不完美,口译就翻不出)。所以讲笔记放在第一点写,就是要第一时间打碎这些奇怪的观念。那么回到听力上来,听力怎么练呢,练什么呢?我个人来说,是从大二开始听的BBC在线广播(到现在也不能完全听懂,惭愧)。在哪里听?可可英语,每日英语听力都有。有朋友甚至问我听力听多久?因人而异,我的话30分钟。最开始的时候,基本每句话都只能听懂几个词,但听久了,你就会发现不仅听懂的越来越多,自己的猜测能力也越来越强(这种能力在口译中也是很重要的,对不对)。但这是个相对较慢的过程,也是要花时间最多的过程。我向来不是完美主义者,所以一个语段能听懂大意便可,而且在我看来,英语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能在宏观上听懂把握,而不是要词词俱懂,所以我个人不喜欢也从不用现在流行的“精听大法”(个人见解哈)。
  3. 单词是基础。口译中背单词,我觉得分版块背比较好,也就是分经济政治社会国际环保等等来背。现在市面上很多口译相关的书籍都是按照这种专题法来编写的,所以我是买几本,将几本书的同一专题拿来听后背单词。然后自己准备个本子,将之后练习中遇到的新单词分类整理到不同板块里,就万事大吉了。
  4. 表达更是基础。很多人听完一段记完笔记就觉得完成了口译,就开始下一段(我去年就是这样的),结果偶尔自己录音一次,听得鬼哭神泣,当场去世。就这样经历去世了无数次,我发现在口译说的环节,尽力要做到整体框架清晰,语速合适,较为流利,就能通过考试。当然,我也做的不好在表达上,只是将将就就,说出来时感觉不尴尬。

    说完了基础,如果你还在看,也说明你也是厉害,忍受这么拙劣的文笔那么久,想必一定是对口译确实热爱吧。说完了宏观的英语口译学习,现在就谈谈微观的三级口译考试。综合能力就不说了,重点说下实务部分。第一题是对话,语速较为友好,一般是1至2句话一翻,这部分不难,但有一些生活用语,需要注意。个人觉得,这部分可以不记笔记,要记的话,记下几个词就好,将更多的时间留给翻译。第二部分是语段英译汉,由于我这次准备的不充分,导致觉得语速有些快,但大意掌握并不难(这次考得中巴相关,涉及国与国之间友谊套话,不难)。但由于有些没记下来,所以当时有些慌,但即使漏翻或者没听清,一定要及时放下,进入下一句翻译,否则流利度严重受影响,考试也就隐形宣布完蛋。第三部分呢是语段汉译英,一般是涉及中国特色相关语段和词汇,比如这次第一句就考了“吹风会”。语速很友好,不用担心记不下来,除非你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说些啥。在汉译英中,我觉得可以尽量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去表达,先保证将意思翻译对,再去讲究信达雅(虽然这不是口译的标准,但我发现很多人还是喜欢追求句式的精美,想必是大神)。最后,想给你们说,不要担心三口给你翻译的时间不够,我可以保证你会体会到到时候所有考生都闭口后鸦雀无声的尴尬。也不要受周围人影响,尽量大声一点(不是歇斯底里)才能盖过旁边同学的影响,因为坐的实在好近。

    天的这个时候,应该在机场了,第一次写文章有点开心哈哈哈,希望对诸君有用,我也该继续准备二级口译了。

 

       来源:YJF可不是傻瓜微博 日期:2019年2月27日

       心译翻译工作室

       英语翻译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5591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