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从翻译走向写作
从翻译走向写作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8-9-17
 

    2018年9月15日晚上七点,横跨翻译、出版、创作三界的新锐作家黄昱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张莉,曾获老舍文学奖等奖项的青年作家文珍,以及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的诗人、评论家杨庆祥做客单向空间爱琴海店,围绕黄昱宁的首部小说集《八部半》展开了精彩对谈。活动过程中,嘉宾们的讨论轻松而有趣:张莉作为本书的推荐人之一,特别跟读者分享了《呼叫转移》这篇小说在故事结构和情节推进上的精彩之处,并对小说中表现出的沉着、冷静的风格表示赞赏;文珍同样作为女性作家,尤其是同样身兼编辑和作家两个身份的作家,分享了她对黄昱宁所提到的“虚构的欲望”的个人体会,并对这部小说集的出版表示了祝贺;杨庆祥作为本场活动中唯一的男性嘉宾,特别提到黄昱宁小说中的男性角色以及小说中展现的都市男女之间的张力;至于作家黄昱宁本人,则跟读者分享了她为何从翻译走向写作,以及在写作过程中,她对变换身份即“异装”的“情有独钟”。分享会上,读者们也与四位嘉宾积极对话,现场不时爆发掌声和笑声。

横跨翻译、出版、创作三界的新锐作家黄昱宁

横跨翻译、出版、创作三界的新锐作家黄昱宁

  黄昱宁是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出版人,同时也是“得到”APP的明星讲书人。她曾经翻译过F.S。菲茨杰拉德、亨利·詹姆斯、阿加莎·克里斯蒂、伊恩·麦克尤恩等多位外国作家的作品,并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城堡》《阴性阅读,阳性写作》《变形记》《假作真时》等。《八部半》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录了她近年创作的八篇虚构作品《呼叫转移》《三岔口》《水》《你或植物》《幸福触手可及》《水星很忙》《千里走单骑》《文学病人》和一篇半虚构作品《海外关系》。因为在黄昱宁看来,她个人的虚构史开始于五六年前的这篇《海外关系》,所以这次结集出版,她便决定也将其折算成半篇小说,与八个虚构故事合在一起——这也是书名“八部半”的由来。

  正如活动中嘉宾提到的,《八部半》在某些方面与英剧经典《黑镜》殊途同归。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敬泽在为本书所撰写的序中指出,黄昱宁在她创作的虚构故事里,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痴迷于某个图腾——“媒介”。其中,典型如《呼叫转移》《三岔口》《幸福触手可及》《水星很忙》中的短信、微信、朋友圈、微博、专栏、电子邮件,科幻一点的如《千里走单骑》中的全息虚拟墙和《文学病人》中的机器人与打分系统。当然,书中也有《水》中的楼板这样的前现代媒介,但这一媒介其实进一步彰显了现代媒介与传统媒介一般无二的本质:传递,同时隔绝;理解,同时误解。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作者挖掘出现代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型人际关系和欲望结构,并在现实和科幻的交错中,借助高度浓缩的戏剧性,将其中的矛盾与反讽展现得淋漓尽致。

  翻开本书可以发现,黄昱宁笔下的故事几乎无一例外都发生在都市,有时是繁华熙攘的当代“国际大都市”,有时是几十年前的旧日都市。和代表着淳朴、诗意的乡村不同,都市生活热闹、繁华,都市生活也浮躁、冷漠,而这样复杂的都市环境,却的的确确是当下的读者最熟悉的、日日生活于其中的场景。正如书中的那些人物,城市中人无论身处哪个阶层,都既相互窥视,也相互隔阂,既相互羡慕,也相互猜忌。尤其是书中那些中产和准中产阶层的男女,他们面临压力,他们处境复杂,他们无依无靠,他们被迫面对自身的虚弱和困扰。

  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敬泽在为《八部半》撰写的序言中,曾将黄昱宁比作“年轻的阿特伍德”和“女麦克尤恩”,并这样评价黄昱宁和她的作品:“她崇拜并期待奇迹,她是无可救药的戏剧瘾患者;她的所有小说,每一篇,都起于一个诡诈的、疯狂的念头,一个奇迹般的偶然。”而这部萦绕着奇迹、戏剧瘾、疯狂和偶然的小说集,也赢得了一干著名作家、评论家、学者如陈村、孙甘露、毛尖、徐则臣、小白、黄德海、张莉、陆晶靖、赵振杰等人的联名推荐。

  作为一位有着良好世界文学素养的资深翻译家,黄昱宁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毫不吝惜地展现出出色的写作技巧。她有时采用多人物第一人称接力叙事,有时融入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有时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中穿插超现实的想象场景,有时将虚构的叙述手法与非虚构的叙述内容无缝对接,她甚至还会以科幻形式针砭现实问题……这些特点,除了得益于她长期浮沉于世界文学的浩渺海洋外,正如前面所昭示的,还得益于她对戏剧冲突的热爱和当代大众文化中影像文化对她产生的巨大力量。

《八部半》    黄昱宁    浙江文艺出版社

《八部半》    黄昱宁    浙江文艺出版社

  《八部半》内容简介

  罗辑思维“得到”APP明星讲书人黄昱宁,用自己的小说解读当下都市生活

  一部中国式的“黑镜”故事集:每个故事都起于一个诡诈的、疯狂的念头,都在捕捉人们在幻觉、执念和伤痛中编织的那张亮晶晶的生活和意义之网。

  作者被誉为一个“年轻的阿特伍德”,一位“女麦克尤恩”。

  著名评论家、作家李敬泽作序推荐;李敬泽、陈村、孙甘露、毛尖、徐则臣、小白、黄德海联名推荐。

  《八部半》是著名翻译家、出版人黄昱宁的第一部个人小说集,收录了八篇虚构作品《呼叫转移》《三岔口》《水》《你或植物》《幸福触手可及》《水星很忙》《千里走单骑》《文学病人》和一篇非虚构作品《海外关系》。“八部半”这个书名,既代表了本书收录的作品数量,也暗合著名导演费里尼的同题名作。电影《八部半》把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现状和心理困境打碎,重组成影像奇观,而这也是小说集《八部半》追求的目标。本书所收录的八篇小说中,六篇是现实题材,两篇是带有科幻意味的现代寓言;而它们真正的主题,都指向人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并带有对人类未来的思索。最后一篇非虚构作品《海外关系》,以小说家的视角和叙述方式,追溯了作者亲历的一段亲人从海外归来的往事;同时,又根据历史材料虚构了亲人漂泊海外的坎坷经历,力求以家族故事来折射上海乃至中国近百年历史的大开大合。

  编辑推荐

  以“媒介”为中心,揭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人际关系和欲望结构

  本书所收录的八个虚构故事,大部分围绕某个“媒介”展开:《呼叫转移》中的短信和微信,《三岔口》中的微博专栏和微信,《水》中的楼板,《你或植物》中的诗,《幸福触手可及》中的微信群和朋友圈,《水星很忙》中的网络专栏和电子邮件,《千里走单骑》中的真人快递和全息虚拟墙,《文学病人》中的机器人和打分系统。这些“媒介”,有些是现代媒介,有些是前现代媒介(比如楼板),但它们都展现出媒介一致的本质:传递,同时隔绝;理解,同时误解。作者从“媒介”入手,深入挖掘现代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型人际关系和欲望结构,并在现实和科幻的交错中,以高度浓缩的戏剧性展现出来。从这个角度看,本书可以看作一部中国式的“黑镜”故事集。

  立足都市,关注现实,刻画各阶层人物,剖析中产和准中产的困境

  本书所收录的九个故事,其发生的主要舞台都是都市——无论是当下五光十色的超级都市,还是几十年前的旧日都市。不同于淳朴而带有诗意的乡村,都市热闹、繁华,都市也嘈杂、冷漠,而这样复杂的都市环境,正是现在的读者最为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本书的九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都市中生活的人们,无论身处哪个阶层,他们既相互窥视,也相互隔阂,既相互羡慕,也相互猜忌。《八部半》在刻画不同阶层的人物上皆有所突破,而其中格外关注的是中产和准中产阶层男女的生活和心理困境——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他们自身的虚弱和困扰,以及他们处境的复杂性等等。

  不拘一格的写作技巧,强烈的戏剧性和画面感,变幻多姿的文本体验

  本书作者是一位有着很好的世界文学素养的资深翻译家,因此本书中的每篇作品,也都在写作技巧上有着出色的表现。这些作品,有的采用多人物第一人称接力叙事的方式,有的融入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有的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中穿插超现实的想象场景,有的将虚构的叙述手法与非虚构的叙述内容无缝对接,有的则以科幻形式针砭现实问题……除了长期浸淫世界文学习得的写作技巧外,这些作品还反映出作者对戏剧冲突的热爱,并处处透露出她所受到的影像文化的影响。这些小说的节奏和意象,戏剧感和画面感,对于喜爱影视作品和戏剧性故事的读者来说精彩不容错过。

  名人推荐

  我得说,就讲故事和施行骗术的技术而言,黄昱宁在中国作家中出类拔萃,她已经是一个女麦克尤恩,她也许希望自己是一个年轻的阿特伍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李敬泽

  我能想到的最美好的文人生活被编辑黄昱宁过上了:一手写小说,一手做翻译,两手都比钢铁还硬。由此我认为,做不好翻译的编辑不是好小说家。黄昱宁一直是我最羡慕的同行。——作家徐则臣

  犹如费里尼,黄昱宁恢复我们对细枝末节的感受,我们因此时而对往事眷恋不已,时而又胆战心惊。她用小说发出的一点点动静一点点声响,甚至可以让未来和过去一样历历在目,如此她用她的梦盖住我们的梦,让我们成为她的笔下之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毛尖

  这些小说保持着一种奇异的平衡,在道德感和越轨之间,在故事传统和现代小说技巧之间,在练达人情和突如其来的激情迸发之间,就好像在内心深处,她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一架神秘的天平。——作家小白

  黄昱宁有本事让你觉得在跟作者游泳呢,在闲看腰围和脚踝呢,没料到被她悄无声地按到了水底。她会将你捞出来,惊出冷汗,再按回去。最后,作者看你把衣裳穿回去,拉一下衣襟,你回去吧。她一路陪着你,你还要怎样呢?——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小说家陈村

  黄昱宁早就用文字表明,她对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有着独特的认识。现在,她把这些独特的认识置放进虚构的世界,赋予它们具体的样貌、生动的细节,仿佛文字生成了肉身,灵动的气息跃然而出。这独属黄昱宁的文字世界,无论是神飞未来的奇想,还是烟熏火燎的日常,都有一种现下小说罕见的知识格调,拓开了虚构写作的或一路径。——文学评论家黄德海

  《呼叫转移》的结构与后面情节的辗转让人难忘。呼叫和转移在小说中是双层意味,一如“欺骗”在小说中成为“氛围”,意义多重。在这篇作品里,我看到了“另一个”黄昱宁,一个在小说世界里越来越沉着、冷静、自如的小说家。她的小说总能像她的译作一样,不负期待,给人惊喜。——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张莉

  黄昱宁希望追求一种现实中的超现实感,这正是中国当下的某种特征。一个农村姑娘到城市里的发廊工作,立刻获得一个英文名字。无论服务员还是顾客,这里能够使他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时尚。这个过程,是不是像洗礼?发廊妹成了修女,度己度人。黄昱宁说,中产阶级对很多事情充满了恐惧,没有什么变化的动力。而那些在城市化进程中涌进来的新移民,他们或许不那么体面,却充满了力量和欲望。这种力量的强大和中产阶级的虚弱,在社会话语中的地位恰成反比,或许正是这种奇怪的关系中,产生出了属于中国社会的超现实感。——记者评论家陆晶靖

   

与其说《三岔口》是在讲述一个三角形的婚恋故事,毋宁说它是在呈现一场事关婚恋的“心灵暗战”与“精神审判”。三个人物,摸黑过招,也知大敌当前,更想迎头痛击,却怎么也看不清对方藏匿于何处。并不出奇的生活故事,在作者有条不紊的节奏把控和语言布置下,变得险象环生、摇曳生姿。一种混杂着冰冷、坚硬、孤独、痛苦、无奈、无助的个人化气息与情绪跟随着情节的推进而逐步弥散开来。小说的情节极具戏剧性和画面感,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纸牌屋》式的暗黑、《冰血暴》式的惶惑以及《美国丽人》般的颓废。——河北作协特约青年研究员赵振杰

  作者简介

  黄昱宁,横跨翻译、出版、创作三界的全能型新锐作家。翻译过F.S。菲茨杰拉德、亨利•詹姆斯、阿加莎•克里斯蒂、伊恩•麦克尤恩等多位外国作家的作品。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城堡》《阴性阅读,阳性写作》《变形记》《假作真时》等。

  《八部半》是黄昱宁推出的第一部小说集,所收录的八个虚构故事各有其独特的动机与路径。若归拢到一起,可以发现作者关注的几个方向:当代都市基于互联网发展的新型人际关系和欲望结构,欺骗和自我欺骗,角色与角色错位,城市中产者脆弱且内外交困的梦境,小说或故事在未来的命运……因为作者的虚构史开始于五六年前的散文《海外关系》,所以这次结集也将其折算成半篇小说,与八个虚构故事合在一起,构成“八部半”。

    来源:新浪读书 日期;2018年9月17日

    心译翻译工作室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186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