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自己作为多年资深的翻译,但平时主要从事交替翻译,也不算非常频繁;平时毕竟还要花许多时间从事英文教学。然而真正戴上耳机对着话筒,像模像样地承担同声翻译的责任还从来没有过。日前有朋友邀请做一次欧洲城市开发研讨会的同声翻译,自己正好有空,就欣然答应了。
既然答应了,就不能让朋友难堪,更不能让国际会议的交流平台应有作用失色,这也是自幼的个性。如何能让自己不辱使命呢?凭笔者未睹先知的翻译行业理解:“同声翻译是最高深的翻译”,那只是外行的感觉。一般的同声翻译的总体水平根本不能保证比水平高的交替翻译来得高,这是笔者事先一贯的行业看法。所以作为高水准的资深交替翻译的笔者又是资深英文教育家,认定水平不是问题,但必须去强化一下以习惯同声传译的工作方式。
拿定主意后,立马就去买了好几百元的教材,连续练习了三周多(强度密度并不大),让自己不再会故障滞留。刚开始很不习惯,老是要去追求精美的质量精度(这是同声传译历史上普遍发生过的,最优秀的外语掌握者、交替传译者没有被挑选做同声传译者,因为他们的速度不行)。所以等我某一句“产品”出来,练习中的发言人已抛开我三句四句了。习惯永远是最强的,比爱情力量大,比正义感力量大,但好在笔者是毅力佼佼者。
到了论坛那天,一起做的另两个同声翻译,听举办方介绍,是前一天大型全体代表会议后挑出的上乘人才,早已早早坐进了玻璃盒子;一问,是同一个翻译公司找来的。先听听再说吧,我找了个紧贴玻璃盒子的折叠椅坐下,这样既可以听到发言者原话,也能听到译者的语言,两不误。从男译员语速和他在会场的组织麻利,能够听出40来岁的他已是国内身经百战了。他一上来就机关炮似地不停地说,等我细听过15分钟后,基本搞明白了他的水平和特征了。先不急于下结论,再听听他的同伴女译者的(也约40,海外长期留学居留,照理都是常见开始驾轻就熟的同声译者年龄)。赫,好家伙,客人根本没说的话,她在大段大段的一个劲地脱口编造;听懂部分单词的那部分句子错误也很多,而且是低级错误很多。再回头说男译员,等整天都听下来,全面客观答案就有了。他英译中基本能正确说出意思,70%还是勉强些;但低级错误也很多,比如不是那种因为具体原话中一个数字他没听清之类,而是人家语速慢时讲的非深奥文字不少没听懂;中翻英明显要更粗糙些。听不懂的,有些是因为其理解力,有些是因为语言立体功底的局限。
总体说,男译员,很卖力,他像个很愿意干重活的勤快劳力;可想而知,他曾经靠这样获得很多“好评”;但你看得出有英文中等偏上的国人原先用耳机的,听不多久就不愿听了。基本说,他大部分意思翻出来了。但他说的,而发言人根本没说的话比例,太巨大了;足已让绝大部分人厌倦。女译员则是总体肯定不合格的,基本项如单个句子的正确度、总体翻出意义的百分比都明显太差。甚至不翻时,还长时间在搞qq聊天,不注重自己缺点改正,水平提高,行业投入意识服务意识都明显差。轮到笔者翻时,我凭20多年的翻译/双语语言功底和集中训练效果;听不明白的立马放下,抓听得清的以开机关枪语速脱口而出,回头再凭残留记忆和后续信息弥补前面漏下和纠正错误的。发言者描绘的思路、项目过程主轴丝毫都没有不清不楚之遗憾,关键细节的落地也都稳稳把持在80%以上。
结合笔者广泛采集的许多外企洋人大老板在年会上的发言听众反馈、诸多涉外协会同声翻译反馈等,加上此次的整天全程亲自参与;搞清了目前国内同声翻译发展的现状。它与国内同声翻译以外的翻译形式现状,还是没有本质差异。突出显现的行业特征一个是:原话意思没搞明就瞎翻。这里比其它形式翻译又多了个名堂,那就是不仅仅瞎翻了,而是瞎编;编人家根本没说的,来填充时间;显得他从头到尾都忙得不亦乐乎,人家发言人说的,他一字没落下,全说了。另一个就是:整体水准很不理想,不合格比例很高,处于马马虎虎平方水准的占绝大多数;行业培训和提高实际举措很缺乏。大量大量不适合,或没有立志真正投身此行业的人在混日子。加上选拔机构的无力,以及社会腐败的广泛与深度,使得同声翻译与其它翻译的情况没有丝毫本质差异(这也是事先料想中的)。
如果用个最最形象而具体的类比,就是同声翻译,注重单位时间内的产量质量,它最类同于射击移动中的野兔,野兔何时何地出现都没有准确预告。而你在交替翻译中的就是你射击固定目标的枪法,那是和你打移动猎物成绩直接相关的基本素质。第一是要击中,也就是相当于要基本听懂原话!但听懂不等于你有时间/精度命中下一目标。为了防止脱靶,你必须打一个是一个,否则你会连续大量脱靶。至于你命中野兔心脏还是尾巴,那就是你翻译的质量了,马马虎虎听懂和精准理解相差巨大。
因此你在交替翻译中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你能做好同声翻译与否。这就又好比,如果你是速度快、反应快、力量大的运动员,尽管你从没碰过拳击,你也可以随时操起这爱好/行当。笔者大学时就是深有体会同理的拳击运动爱好者。所以不要以为自己做的是交替传译,要求就会比同声翻译低,要多问问自己做得怎样,精度、准确度、意与形、神与色,都贴近原话否。要求最精准的翻译,恰恰是交替翻译,如外交、经济金融、军事上最重大协议签订前的细谈,必定必定是非交替翻译莫属。
还是那句老话,没有一门语言达到高精程度,是肯定不适合从事翻译的。与此同时,即便有一门语言高精,另一门水准太次,也是绝对做不好翻译的。翻译是个高知识、高智力、高艺术灵性要求的行当。
最后:那么国际上的优秀同声翻译是怎样的呢?我没能找到这方面具体的对年轻人指导作用的资料。对有志从事同声翻译的年轻人,我这里还可以供你们分享一些,笔者自己亲历的第一手感受:因为笔者在几十年英文功底外,还学过法语德语等,所以在好几次欧洲参加专业会议时,会观察当地优秀同声传译者的具体表现,同声翻译在英德之间、德法之间、英法之间,很长见识。答案是,欧洲高水准专业同声翻译绝对没有出现本文前部分所述的那样的大忽悠,更没有那样次的工作态度。
所以有志者当自勉的是:我要做最出色/优秀的翻译!而不是:我要做最优秀的同声翻译。到了40左右,就能逐步走上最高顶峰。
公元2012年3月27日于上海
作者:金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