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中年翻译多谋新出路 他坚守原地称心态好
中年翻译多谋新出路 他坚守原地称心态好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7-6-13
 

戴着眼镜,外表斯文的老杨是名德语翻译。从初中开始学习德语,入行翻译圈25年,在口语翻译这一行当,47岁的他已属高龄。

口语翻译分为同声传译和交互式传译两类,简称“同传”“交传”。老杨说,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他做的是交传。有研究表明,人们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只有30分钟左右,但老杨说,他的最高纪录是整整一天。那是他第一次随上级到德国考察,一天内有14场会谈。“吃早饭的时候就在谈,晚饭结束后还一起看足球赛,我也得做翻译。”他坦言,若是现在只怕连一半时间都坚持不了。“我已经年近半百啦,吃不消那么高强度的工作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翻译吃的是“青春饭”。按照老杨的说法,30来岁的翻译,是经验阅历和精力体力结合得最好的时候。“年轻人缺经验,年纪超过40岁,体力就逐渐跟不上了,对同传来说更是如此。”

年轻人上来后,像老杨这样40多岁的“老翻译”难免受到冲击。在老杨身边,有不少年龄相仿,同样从事翻译工作的朋友,一旦到了40岁,大家都在想办法谋求新的出路。“当年和我年龄相仿的翻译,现在还留在这一行的不到三分之一。”老杨坦言,职场中年危机在口语翻译身上表现明显,很多翻译会选择跳槽,在40岁左右“二次创业”。在老杨的翻译朋友中,不少跳槽到了知名外企。“前段时间有位朋友辞职去了摩根大通,工资涨了好多。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翻译,外语水平过硬。”

老杨则选择留在原单位。老杨在单位里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职位,“就是那种随处可见的普通中年职工”。不过,从八九年前开始,老杨承担的翻译任务越来越少,更多是做一些中外交流合作项目。虽然做项目也要加班,但比起做翻译已经轻松了很多,所以老杨挺满意的。老杨觉得自己对中年危机有感觉,但并不强烈,他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心态好”。

来源:中国青年网 日期:2017年6月13日

心译翻译工作室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714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