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译界前辈吴钧陶
译界前辈吴钧陶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5-12-12
 

影响我的书

——《纸囚诗韵贯中西:吴钧陶》

今年上半年,乡贤何教授回台州的时候,曾赠我一本书《纸囚诗韵贯中西:吴钧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是关于他的译界同行的评传,由上海市文联组织编写的,是上海市文联为年高德劭的文艺界前辈立传系统工程中的一部。而且何教授赠我的这本书有传主自己的签名,当然非常珍贵,但惭愧的是,我当时只是翻了翻,没有仔细阅读。

本周又读到何教授发在群里的消息,说上海翻译家协会举办了第二十四届金秋诗会,沪上的著名翻译家、译协会员和文艺界名家和以及诗歌爱好者三百多人参加了盛会。消息中列了十五位“资深翻译家”的名字,名列首位的是吴钧陶,我念着很耳生,但看起来,又有些眼熟。仔细一想,原来他就是何教授给我的赠书的那本传记的主人。再读传记,不禁深为感动。吴老可谓坎坷一生,但奋斗不息,著译等身。他是1927年生人,至今近九十高龄了。年少时遭国乱,中年时被反右,直到老年才被平反。年轻时因髋关节结核,右腿残疾,从此艰于行走,几乎一辈子被困于斗室之中,坐椅之间,所以他自嘲是个囚徒,但他虽在“囚室”之中,不坠青云之志。他说,正是自己被困于“病床之上”的这些日子,思考最多的,就是对生命本体和生命意义的追问。他选择了奋斗。他在答记者问时说:“我奋斗了一辈子,在病魔缠绕的时候寻找健康的希望和寄托,在诗学的天地里释放内心的思考与探索。幸运的是,我虽然被囚禁于斗室之中,却依然快乐,充实。漫游在中外文学的创作和翻译中乐此不疲,满足自己还能影响他人,实在是上苍对我的眷顾。”

或许是信念给了他力量,他竟然在紧张忘我和快乐的劳动以及丰收的喜悦中,以病弱之躯,趟过了人生世道那许多艰困。虽然他不良于行,但他能以近九十的高龄,兴致勃勃地出门参加译友们的诗歌朗诵会,无论是对于他本人,他的友人们,还是他的读者们,都是一件多么值得庆贺的事情。

按照传记作者给吴老编的“从艺大事记”,其实我的书房里,就有一些书是吴先生的译作,比如,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名著《维莱特》,就是吴老和译友西海先生合译而以吴老主译的一部名译。出版于1983年的英国狄更斯的名著《圣诞故事集》(江西人民出版社),主译者也是吴老。

我的藏书中有好几册《译文丛刊》。这个丛刊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创刊的,旨在译介外国文学名作名家。我很喜欢这个书型刊物。我还在书市上搜到了这个刊物的创刊号,因为创刊时正值托尔斯泰诞生150周年,所以创刊号就以本期刊用的托尔斯泰的小说《暴风雪》命名。因为刊物并没有开列编辑部大编们的名单,所以我直到今天才知道,这个深受读者喜爱的杂志,就是吴老编辑的。当时吴老刚“右派”身份被平反不久。

吴老曾仿唐刘禹锡的《陋室铭》作《纸囚室铭》。

这是一位多么阳光的老人,难怪他能一路跋山涉水,安然行走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上,也难怪传记作者用《与一位年老孩童的对话》来命题他对吴老的访问记了。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日期:2015年12月12日   作者:吴钧陶

心译翻译工作室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2650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