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当我们在谈诗歌翻译的时候
当我们在谈诗歌翻译的时候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5-10-21
 

“经常有人说,中国文学不能够走出去是因为我们没有好的翻译,我认为这是不懂翻译的人才会如此说。因为一个烂的翻译也能传达出好的文学,这是博尔赫斯说的,‘好的文学可以战胜粗制滥造的翻译’。”10月17日上午,在由《诗刊》社举办的诗歌翻译论坛上,诗人西川如是说。诗歌翻译论坛亦是“2015中国桃花潭国际诗歌艺术节”的子活动之一。当天上午,诗人吉狄马加、翻译家赵振江等均在翻译论坛上作主旨发言。

吉狄马加:对国内诗歌的翻译关注不够

“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在国内发展近一百年的中国新诗,从诞生之初就与翻译产生了非常重要的联系。”吉狄马加在发言中表示,中国新诗之所以能走过这一百年,它对外来诗歌的借鉴、融入,实际上包括对诗歌整体的形式、语言等,翻译都让它们进行了一种整体的变化。

在吉狄马加看来,“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不太注重我们中国作家和诗人作品的对外翻译,当然有很多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在一些重要的翻译节点和对接上,包括和国外的一些出版机构,重要的翻译家们联系诗人这样的联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不畅通的。”不过他也同时表示,通过一些如“汉学家大会”的活动举办,类似的对接问题已经有了很好的起色。

诗歌翻译本来就是在另外一个语言中创造一个新的可能,翻译过程中肯定会失去某一种东西,但往往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又找到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吉狄马加表示,“我们现在经常可以看到有不少非常优秀的外国诗人,他们的作品往往不止一个翻译的版本,而是在不断完善。

西川:译作与原作间的错位不可避免

“谈到翻译,我觉得我们翻译别人和我们自己被翻译,其中有一些基本的问题,就是过去因为我们读翻译的国外文学作品读得太多了,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被翻译所塑造。”

“冰心翻译了泰戈尔,把泰戈尔缩小以后变成冰心化的泰戈尔,郑振铎把他变成郑振铎化的泰戈尔,林徽因把泰戈尔变成林徽因化的泰戈尔,就是这几个人把泰戈尔大大的缩小以后,成为中国人认为的标准的诗歌。”

“这个里面的错位,是我们被外国人塑造后所体现出的一个非常严重情况。我们读了那么多的外国文学,但是我们通过它们去想象真正的外国的文学的时候,你会遇到麻烦。”

“过去我们一谈到翻译可能是更多的由外文翻译成中文,到今天可能我们每一个写作者可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中文翻译成外文,那么这个是新的问题。”西川认为,当你选择自己被翻译的内容时,你会选择什么东西?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写作和接受的错位的问题。他举例称,李白最有名的诗在国外是他那首在国内不太著名的《长安行》;而中国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屈原,在国外依旧处于没人读没法翻的状态,翻译了效果也不好。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日期:2015年10月21日 记者:高远 实习生:刘慧红

心译翻译工作室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1777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