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微博&博客 ·ENGLISH   

 

 

郑重声明>>
“穷死”与大翻译家张友松
“穷死”与大翻译家张友松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5-5-18
 

      似乎是在广州的青年翻译家孙仲旭因抑郁症弃世的那段时间,在网上不期搜出一篇文章,标题是《翻译家穷死成都》。这是个极其令人抑郁的标题,因为说到的那个叫张友松的老翻译家闻所未闻,心想又有标题党来给大家添堵,估计就是抱怨翻译稿酬低,一个老译者入不敷出,晚景凄惨的故事,但无论如何用穷死这个字眼还是耸人听闻。我们抱怨稿酬低时也是用调侃的口吻,嬉笑怒骂一番而已。前年我们一批译者出了一本书书名是《翻译的尴尬》,大都是这个调子。因为我们经历过当文学译者的黄金年代。插段往事1988年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40万字的译著,千字稿酬标准是13元,等于我发大财了,挣了六年的年薪(那时月薪是62元)。后来工资涨了一百到二百倍,稿酬只涨了4倍到千字60元,做文学翻译的富裕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话转从头,几个月后那个所谓标题党的新闻就让我不得不正视:那个“穷死”的张友松竟然确有其人,而且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经是个著名翻译家,与周作人一样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特约编译员”,享受每月300元的预付稿酬,而且是马克·吐温的专门译者!几代读者耳熟能详的名著都出自张友松的译笔。

      我原先以为新中国英语界专门“一对一”翻译外国作家的开先河者是李文俊先生(专攻福克纳),现在才知道1950年代张友松先生就专攻一个马克·吐温,而且是在萧乾先生的建议下走上这条路的。

      但张友松就如同中国文坛上划过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流星,因为在“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作品就改用“常健”笔名,从此张友松这个名字就从著名译家的行列里消失了。文革中受尽迫害,到文革结束,虽得到平反,但这位1903年出生的民国老人年事已高,又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仅靠北京政协资助少量生活费,与同样无工作的老伴随下岗的女儿偏居成都陋巷。贫病交加中在陋室寒屋里借助放大镜依旧辛勤笔耕不辍,翻译着他钟爱的马克·吐温作品,直到92岁撒手人寰。

      今天看来,张友松真是个神话和传说了。我也总算知道了我们这行里的一个非凡的前辈,似乎感觉自己的根又长了许多似的,悲哀与幸福感交织,挥之不去。

      来源:晶报 日期:2015年5月17日 作者:黑马

      心译翻译工作室

发布人:admin    已被浏览 2060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心译翻译工作室

 浏览首页      |     在线咨询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公司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Copyright©心译翻译工作室
上海翻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港辉路528弄7号402室 邮编:201306
Tel:86 13122781320
Email:xinyifanyi@163.com
沪ICP备12011645号
     

未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