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子女学汉语





    张景老师的孙子张海红是一位英国籍混血儿,去年考上英国伦敦亚非学院汉语专业。在四年本科中,第二学年需来中国进行汉语情景学习。年初,张海红从英国来到北师大汉语班。

    张海红出生在英国牛津郡阿宾顿,妈妈是地道的英国人,不会讲中文。张海红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祖父母在中国。他承继了曾祖父的天赋,喜爱文学创作。上中学时,处女作剧本《士兵》得到英国中学生“未来奥斯卡”一等奖。激动之余,他拿起电话,想让中国的爷爷奶奶分享,结果张口结舌,无法用中文表达。

    张海红汉语的听说写进步很快。爷爷奶奶到北京看望他,他用标准的汉语交流。母亲从英国赶来,他充当翻译,说: “我妈很爱中国,一直宣传中国好。当听到别人非议中国时,妈妈就会挺身而出,与对方进行辩论,维护中国人的自尊。”张海红在作文中写道:“我曾祖父是中国现代文坛的一位小说家、戏剧家。我要学汉语,研究和继承祖辈的作品,把中国优秀文化在国外发扬光大。”

    李工的儿子在加拿大,生有两个孙子。从第一个孙子出生起,李工夫妇就多次往返加拿大带孙子。他们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教孙子学汉语。孙子4岁上幼儿园后,很快会讲英语。汉语成了半拉子,会说不爱写。为了让孙子在最佳的年龄段学好汉语,他们回国后,定期视频,每周三次给孙子讲学。他们感触颇深: “大孙子11岁,小孙子9岁,现在是奠定语言基础的关键时刻。但教国外的孙子学汉文化,难度大多了。比如,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少先队,也很难理解近百年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就连国歌,两国的立意,风格也是迥异,加国是平和的、恬淡的、美丽的,博爱在汩汩流淌。我们的国歌是战斗的,激昂的,豪放的激情在奔涌跌宕。作为爷爷奶奶,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孙辈们从小尊重、继承祖国传统文化,在精神世界里建立中国情怀。”

    这类故事不胜枚举,祖孙之间经常有观念上的碰撞。文化的差异,需要彼此包容。华裔后代定会将中华文化的火种,在世界各国传播开来。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 陈琍琍

    工作室网站www.xinyifanyi.com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翻译业务

翻译招聘

咨询热线

86 1312278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