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涵:天津翻译学院英语翻译资格班学员,在2013年11月CATTI考试中,以口译62分的成绩顺利取证(16岁),成为继宁奕(15岁)笔译79分、口译64分、范奕飞(15岁)笔译78分、口译82分、李琦娅(16岁)笔译80分、口译77分之后,又一次延续了中国翻译协会最小年龄会员的辉煌。
下面我们就听听16岁的小译员给大家介绍的学习心得
1.心态要好
在我们的口译班中,我敢很确定地说我的单词量不是最大的,语法掌握也不是最好的。但是我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在每次翻译的时候将心理调整到最佳,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期待着下一个要翻译的句子,努力一边翻译,一边尝试进入作者的世界。此时此刻,精神高度集中的我便能够充分调动曾经见到过的单词、词组,采用最佳表达方式,有效避免了一时词穷,也提高了翻译的速度和准确性。除了最后几节课练习真题模拟以外,口译课上,老师还常拿一些材料,甚至是他曾经做过翻译的音频,要求我们上台练习。在台上,在众目睽睽之下,翻译得多了,犯的错误多了,丢脸多了,也就习惯了,紧张也就少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应对生词的快速反应能力,在真实考试时自然放松许多。
2.知识面要广
口译涉及的题目可以很生活,也可以高端大气上档次。从特色美食、电影、茶艺、旅游,到国际关系、国家政策、扶贫民生、环境保护、商业贸易,还经常涉及领导人的演讲。如果你幸运地了解一些,考试时便心里更加有底,翻译得也更加顺利。翻译学院的口译老师常常在课前让我们看一段名为60minutes的美国老牌电视节目,曾经介绍过梵高、中国鬼城、美国债务危机等多方面内容,还在教材中专门对国际组织,常用的政策和外交词汇有归纳总结,而这次考试便涉及大量的APEC的内容。因此,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便相当重要。建议大家在准备翻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积累。
3.技巧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巧是万万不能的
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不要过于依赖技巧,但倘若在数字、笔记等方面没有受过专业指导,掌握有效的方法,往往会事倍功半,浪费时间。但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老师讲授了方式方法之后,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私下的练习。仅靠每周有限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笔记上,一定要多用多练,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记录符号和模式,才会在考试中提高记笔记效率的同时,减少对听力准确性的影响。
来源:城市快报 日期:201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