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姚雯敏:中学时就被称为“名嘴”





    今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出访拉美时,有位紧随其后的“神秘女性”频频出镜,有媒体揣测她是武功高强的保镖,或者是特别助理。其实这位“神秘女性”是外交部国家级女翻译姚雯敏,她不仅是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校友,还是土生土长的增城妹。 2007年起在外交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司工作,曾为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服务。
解密:身高不足1.6米也不会武功
    随习近平夫妇出访拉美后,曾有媒体猜测,“有点神秘”的姚雯敏看似娇小,实则“武功高强”。10月31日,她出现在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建校20周年的报告会上,与师弟师妹们交流翻译心得,并为自己“正名”,“我不会武功,也没练过跆拳道。我只是一名翻译。 ”
    姚雯敏初中到高中都在广外外校就读,学校型男靓女数不胜数,她说自己并不是最出众的那个。但身高不足1.6米的她却特别有气场,被老师称为“名嘴”。中学时代,她曾被选拔到广东电视台为“灵格风”(儿童英语系列教材)做英语配音,又被选拔到中央电视台参加外语辩论竞赛。当年的老师评价她:中英文口笔功俱佳,“雯敏作文”就是赏心悦目的范文。
求学:父母勉强凑够12万元学费
    姚雯敏是土生土长的增城女孩,谈及她和母校广外外校的缘分,她说,“当时是我自己选的,我在家看《现代小学生报》,刚好学校有招生广告,说考试还要面试,就觉得挺新鲜的。 ”
    姚雯敏介绍,抱着好玩心态的她,想着如果考到前五就上。“当时增城的英语教育不是太好,我从来没有考过英语听力,来这里是第一次考,当时我英语不及格。”最终她以第57名的成绩考进广外外校,没想到从此与外语结下缘分。
    “当时学费很贵,家里不是特别宽裕,这个决定很重大,但我爸妈很重视教育。 ”姚雯敏当年去广外外校要交12万元学费,增城有媒体报道,为了让女儿入读广外外校,姚雯敏的父亲卖掉了摩托车,母亲以低于票面价的价格卖掉了手上的投资证券才凑够这笔费用。一位熟悉姚家情况的邻居说:姚家不买房、不买车,全部收入都用在供女儿学习上了。
    曾经的班主任说她自小就懂得生活的艰辛,磨炼出沉稳大气的性格。“这个孩子太不一般了,成熟得有点让老师都产生距离感,但你不能不佩服她,她的语言天赋、她的思维敏捷、她的老成干练。后来,升到高中,见过她写的文字,有了诗、有了梦、有了少女情怀,甚至有了哲学的深邃,看出中外文学作品对她影响尤深。 ”
    回顾读书之路,姚雯敏说,自己没明确的规划,只是脚踏实地,争取更多锻炼的机会。参加英语演讲、辩论赛、出国短暂交流,这一切都凝聚成了“翻译梦”。“中考时我的分数应该能上广州任何一所重点高中,但我选择留下,因为觉得这个学校更适合我。”三年后,姚雯敏赢得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机会。
    工作:熟悉领导人特点要自己做足功课
    问及姚雯敏当翻译压力大不大时,她脱口而出:“很大,这是一份不允许出错的职业。 ”
    有一次,她翻译南美某国家领导人的话时,现场声效较差听不清,对方一直讲述过去的历史,她不慎将“导弹”翻译成“火箭”。事后,前辈向她严肃指正,要求她多读各国的历史,这个教训她一直记得。
    每位领导人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如习近平就喜欢用古诗词,这对翻译来说是不是个挑战?姚雯敏说,给领导人当翻译,功夫要用在平时。学外语的会有些书籍,例如古诗的翻译法,包括《孙子兵法》、《论语》、《大学》等,“(有些)看似无法翻,但把这些东西都看了还是能找到对应的译文,即使是即兴说出来的,你能理解意思就能用自己的话表达(翻译)出来”。
    姚雯敏表示,在外交部工作,平时会做大量准备工作,“如一些领导人的相关背景情况,我们拿到材料后,就会自己做功课了”。“领导人各有特点,在和领导人接触一两次后,就知道他是更爱用一些俗语还是更爱用诗词,或者他最近关注的热点是哪些”,姚雯敏说,这些领导人是不会事先跟翻译沟通的,只能靠自己平时多看新闻或者通过别的同事介绍情况,分享经验。
对话
每天看新闻背单词了解时事
    记者:在电视上看到你随领导人出访,你的服饰常是红和黑两种颜色的,对于翻译的着装,外交部是否有特别规定?
    姚雯敏:翻译着装上没有专门规定,主要靠自己把握,这些衣服都是我自己挑的,稳重一点就行,不管是户外还是室内,一般只要是正装就好了。
    记者:你在日常翻译工作中曾遇到“坎儿”吗?
    姚雯敏:曾遇到过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词听得不是太明白,我请求对方换一个词或稍微解释一下。随领导人出访时,翻译可能要求的知识面更广一些,因为话题比较开放。
    记者:你对自己的“出名”怎么看?
    姚雯敏:其实,出名只是个副产品。镜头并不是冲着我来的,我只是刚好出现在镜头里而已。我觉得现在过的生活还是跟学生时代一样,因为工作专业性比较强,到现在还要背单词。我要尽量把遇到不懂的词语的概率降到最低,所以要不停看新闻,出现新的词语就要去学。
解密
怎么进入“中国翻译的国家队”的?
    姚雯敏今年29岁,她的这个年纪层在翻译人员中属中坚力量,据可查资料,目前外交部翻译室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在31岁左右,年轻人占八成,女性撑起大半边天,共同带来“中国翻译的国家队”这个美誉。
    外界好奇,要达到什么英语水平才能担此重任?姚雯敏说其实没那么神秘,他们大多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或研究生,通过国考进入外交部后,再次接受入部考试。笔试相当难,面试也不简单,层层筛选录取最顶尖的几个,进入实习阶段。考查原则是当年周恩来提出的十六字要求:“站稳立场,熟悉业务,掌握政策,严守纪律。 ”
    这个实际上是“淘汰式培训”,前辈陪同学员练习时效性强的新闻,全面观察外语基本功、声音状态、承受高强度工作压力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组织纪律性等等。
    要真正当上一名优秀的高级翻译,就要大量反复地练习。“有种上学的状态”,姚雯敏说,因为工作与时事政策紧密关联,她至今仍然每天翻阅当天的新闻和评论,了解世界动态以及中国的立场。她的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维持下去,当她不由自主地看到中文时,嘴里就会马上条件反射说出西班牙语来。
语录
领导人是不会事先跟翻译沟通的,只能靠自己平时多看新闻或者通过别的同事介绍情况,分享经验。 ”“出名只是个副产品。镜头并不是冲着我来的,我只是刚好出现在镜头里而已。 ”“因为工作专业性比较强,到现在还要背单词。我要尽量把遇到不懂的词语的概率降到最低。 ”
背后的艰辛
常飞行十多个小时后立即工作
    虽然给领导人当翻译看起来风光,但摆在面前的是实实在在的艰辛。她常常飞行十多个小时后就开始连续作战。有同事值出差高峰期,一年有150天出差海外,时差倒得很乱,有时候半夜醒来,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这份工作既新鲜又枯燥,只有保持热爱,才有动力做好。 ”姚雯敏说她喜欢到世界不同地方去,深入各个不同领域,扩充自己的知识。
如何学英语
看美剧听广播 脱离应试英语
    姚雯敏表示,学习语言一方面没有捷径可走,另一方面不能只会应试。她建议可以看美剧、听英语广播、看英文原著,进入学习外语的情境中。另外要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抓住机会与外国人交流,用开阔的思维接受世界。
(梁艳燕、朱亚玲、何瑞琪)
姚雯敏
    女,1984年10月出生,广州增城人,初中、高中均在广外外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就读,后被保送至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考入外交部工作至今。现为外交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司国家级翻译。
“这个孩子太不一般了,成熟得有点让老师都产生距离感,但你不能不佩服她,她的语言天赋、她的思维敏捷、她的老成干练。 ”――中学班主任说姚雯敏自小就懂得生
活的艰辛,磨炼出沉稳大气的性格。

    来源:半岛晨报 日期:2013年11月3日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翻译业务

翻译招聘

咨询热线

86 1312278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