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得好,是占足了时代的便宜





    今年年初,青年翻译家李继宏译本《小王子》的腰封上,因为印有“迄今为止最优秀译本”的字样,曾引发质疑。有意思的是,其最新译作《瓦尔登湖》,仍在腰封上印有“159年来,最好的《瓦尔登湖》中文译本”字样。是自信还是炒作?18日,李继宏亮相上海书展,在第三活动区的新书发布会上,作了“经典何以需要新译?”的主题演讲,略带自豪地介绍了自己的翻译经历外,他直言当下的名著翻译质量普遍很差。同时,还给傅雷、徐迟等翻译名家挑起了错。

    在李继宏看来,有些被称作经典译本的译著甚至可以用“错漏百出、不堪入目来形容”。“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名著译本,大多数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或以前翻译的,比如说徐迟翻译的《瓦尔登湖》在1949年就出版了,傅惟慈翻译的《月亮与六便士》,第一次出版是在1981年,吴劳翻译的《老人与海》,上海图书馆收藏着1987年的版本。这些名著的出版日期决定了它们是过时的,是错漏百出的,是不符合这个时代需要的。”李继宏说,“主要的原因,是时代的限制。”

    李继宏以翻译家傅雷为例,说《傅雷谈翻译》中曾写到,自己遇到翻译困难时,会“驰书巴黎问专家”。按照当时中国跟法国的通信条件,“一来一去就好几个月没有了”,所以这种方法是很难行得通。加上囿于当时的出版情况,翻译家能够查阅的资料也十分有限。“遇到不懂的问题,又没有办法解决,怎么办呢?只能瞎蒙。”李继宏说。

    他还提及《瓦尔登湖》的译本,认为“除了常见的马、牛、羊之类的,有的译本几乎没有一个弄对的。”李继宏说,“徐迟翻译这本书是在1947年,当时中国的动物学、植物学等学科尚未成熟,无论是谁来做翻译,都没有办法弄懂那些单词指的是什么动植物,而且就算弄懂了,也没有办法找到相应的汉语词汇来翻译。”

    李继宏表示,“从前的译者,限于时代和自身的条件,没有办法为读者提供合格的译本;但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有条件去全面地、正确地、精彩地译介外国名著。”

   “其实我这个人骄傲是有的,狂妄肯定说不上。为什么要说这套名著是市面上最好的版本呢?倒不是看不起从前的译者,而是因为和他们相比,我现在翻译这些名著,占足了时代的便宜。”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日期:2013年8月21日 记者:刘雪明

    心译翻译工作室

    网址:http://www.xinyifanyi.com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翻译业务

翻译招聘

咨询热线

86 1312278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