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王永年





    王永年1927年出生于浙江定海,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精通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种外语。他是曾任《世界文学》副主编的林一安主编的《博尔赫斯全集》的主要译者。他翻译了《欧·亨利小说全集》,翻译了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翻译了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斯漫游奇境》,他还是中国从意大利原文翻译《十日谈》的第一人。

  王永年自1959年开始担任新华社西班牙语的译审,经常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但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尽管王永年的翻译造诣甚深,但是面对别人的批评与建议,他也能谦逊对之。他在翻译《博尔赫斯全集》时,有一次把“H形的刀把”翻译成“倒工字形的刀把”,有同行提出,因为语言的障碍,博尔赫斯不可能这样来形容刀把,王永年觉得言之有理,便欣然改之。谦逊、大度的风范,让人难以忘怀。

  林一安一生审译稿无数,在他的印象中,凡是王永年交来的译稿,无论长短,皆是字迹漂亮、撰写工整的原稿。林一安说,如此整齐的原稿,极为稀少,只有三位译家才能拿出这样的手笔,一位是已故英美文学翻译家、《老人与海》的译者赵少伟,一位是西班牙语文学翻译家、《碧血黄沙》的译者林光,还有一位则是王永年。“读他们的原稿简直是一种享受,你可以看得到译者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就在字里行间流淌。”林一安说。

  王永年一辈子跟翻译打交道,文学翻译成了他付诸一生、倾心以待的事业。据他的朋友介绍,直到去世前,他仍然只能拿到60元钱每千字的稿酬,但他始终不舍得丢下译笔。他曾在一本挂了他的名字出版的翻译作品中,逐页地用红笔、铅笔密密麻麻地修正了这本译作的谬误之处。老人对他倾注了毕生心血的文学翻译,无比珍视。

      关于王永年的翻译,有学者评价:准确、精确、明确。也有人说,王永年是最可“信”的翻译家。王永年的译作是以与原作极度接近著称的。林一安曾把王永年的西班牙文译作与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照,结果发现译文清新洗练、干净准确,非常符合规范,于是将其作为教材拿给学生学习。

  作为一名译者,王永年不仅精通多种外文,中文功底也相当好。在他翻译的博尔赫斯的文章中,有一篇外国短篇小说中引用了清朝嘉庆皇帝的一段圣旨。王永年在翻译这段文字时,就使用了地道的文言文,最大限度地传递了作品的神韵。

      工作室网站www.xinyifanyi.com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翻译业务

翻译招聘

咨询热线

86 1312278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