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情感教养的诗歌文学





    谷川俊太郎在日本有“国民诗人”的美誉。作为用中、日双语写作的诗人和研究谷川诗歌创作的学者,田原先生为中国读者了解谷川诗歌提供了准确而精致的视角。

  日本当代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先生,1931年出生于东京,自1952年凭《二十亿光年的孤独》登上了日本诗坛,他以新颖的抒情风格、灵活的诗歌形式,从自然、宇宙、个体、社会多个视角,将人类生活的各种元素与诗歌艺术糅合在一起,渗透进各个层次读者的文学阅读趣味和生活情愫。或许正因为这个特点,谷川先生在日本有“国民诗人”的美誉。诗歌如何在保持高品质的文学性的同时,对广大读者来说却又不再是一道阅读的屏障?

  最早系统地将谷川俊太郎的诗歌译介给国内读者的是中国旅日诗人兼翻译家田原先生。2004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田原翻译的《谷川俊太郎诗选》,今年四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田原对谷川俊太郎诗歌新的选译本《天空》。《天空》选译了谷川从1952到2012年的98首诗歌,让我们了解诗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风格。作为用中、日双语写作的诗人和研究谷川俊太郎诗歌创作的学者,田原先生为中国读者了解谷川诗歌提供了准确而精致的视角不仅是简洁灵动的语言风格的再现、并对他在诗歌中描述作为“个体存在”之个人体验和自我空间的精确性有独到而细腻的把握,而这,是笔者认为谷川俊太郎诗歌最显著的美学特点。

  在谷川俊太郎的笔下,诗歌艺术完成了一个神圣的链接:将个体的孤独感和整个世界连接起来,个人体验的“唯一性”由此具有了普适性。关于对个体存在的认知,谷川俊太郎有一句著名的话:“我是作为一个宇宙中存在的诗人出发的,而不仅仅是在某一个特定社会和时代生存的诗人”。这的确是谷川俊太郎的个体写作立足点,在文本接受的过程中,这个立足点却慰藉了时代的“孤独”。

  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正是对一个个体感受纯粹的关注、肯定、关爱,对一个个体所有情感片段的耐心观察和自信表现,谷川俊太郎诗歌中的个人体验成为读者认知自我和肯定自我的语言:“个体的风景”成为“共享的风景”,情感的独立表现为情感的分享,诗歌的审美体验由此也转换为“情感的教养”。在阅读的过程中,基于个体孤立存在的情感经由分享,孤独感转化为对自我的认同感。由此,自然和社会不再是抽象的不可把握的存在,自我的体验转变为更有温度的存在感。

  在《第31首》这部作品中,谷川描述了作为个体存在的孤立感和存在的努力:“坐在被世界准备好的椅子上/我突然消失/我大声呼唤/于是,留下的只有语言//上帝将谎言的颜料倾泼天空/像要模仿天空的颜色/绘画和人都已死掉/只有树向着天空疯长//我想在祭祀中证明/只要我继续歌唱/幸福就会来丈量我的身长//我诵读时间之书/一切都写了其实什么也没写/我追根究底地质问昨天”。存在的孤独感来源对抛掷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这个“我”的尊重,所有的疑问缘于“我”想要幸福地生长,尽管时间永恒地沉默,但“我”也要留下存在的痕迹“我”的语言。由语言铸就的诗歌,由诗歌阅读铸就的新的语言,为我们的存在证明。

  对“存在”的描述,是诗人的母题。谷川是纯真的,也是幽默的,甚至有小小的狡黠和诡辩。他对诗歌意象的爱好,虽丰富却又稳定,很多情也很专一。似乎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他诗歌的素材,但透过这些元素的组合风格,我们可以看到同一张微笑的或严肃的脸,似乎他的情感和题材之间没有任何阻隔。在谷川的诗歌里,因为“我”对存在和自我感受的诚实,让生活成为“温柔之重”。温柔之重,是对世界的另一种解读。

  永远不会被他人和自我认知的个体,也许。永远的孤独,也许。但一个可爱的少年打了个喷嚏,说“万有引力是相互吸引孤独的力”。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多少读者在对孤独的诚实的接受中获得了快乐和温柔的心,学习爱自己也爱别人的能力。个体和宇宙之间、个体和时代之间、男人和女人之间,在地图不同角落的人们之间,都有着会随时来到的情感的羁绊。当我意识到你的孤独,我心中的目光便投注在你身上。爱是一个谜,但对自我存在的尊重、对生活中的“你”的温柔抚慰、面对生存时轻松和深思的并行不悖,何尝不是一种情感的教养呢。

  在这个意义上,谷川俊太郎并不是一位孤独的诗人。谷川俊太郎用他独特的风格和个体定位,为诗歌文学中的这一视阈展现出丰富的表现力而深入的渗透力。诗集《天空》为我们作出了全面的注释。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石圆圆

    工作室网站www.xinyifanyi.com

友情链接: 外交部 Breaking News English 简历英语翻译 翻译报价 CATTI官网 语言翻译学习网 中国翻译协会 翻译公司 CGTN 国新办 上海日报 中国日报 研招网


翻译业务

翻译招聘

咨询热线

86 1312278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