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般的长相,一张搞怪的大笑脸,这是美国媒体对于马云的初步映像。除了长相,美国媒体对于马云的评价可以说是出奇的正面和积极,但是,这种正面还是历经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分别反映了马云和阿里巴巴在各阶段的成长。
阿里巴巴回购雅虎一事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终于在日前尘埃落定。经过一个如此痛苦和漫长的妊娠期,双方最终还是得以达成一个令各方满意的解决方案。然而此事的事后影响绝对不仅限于此,也不仅限于阿里巴巴短期内股市的上涨,这是马云个人创业生涯中值得研究的重要一笔。
这一笔开启了马云在美国的一个新阶段,至此,马云在山姆大叔家闯荡的点点滴滴总结起来一共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马云都能够神奇地把握机遇,壮大实力,步步为营地攻下高傲的美利坚子民。
中国互联网成就了马云?
与雅虎联手之前,马云在美国的影响力表现为一个依靠互联网飞速发家致富的年轻商业领袖。他在美国获得的,多数是非常具有奖励新人性质的肯定。比如,在2000年他成为中国第一个登上福布斯封面的商人, 2001年度又被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评选为“商业领袖”2002年哈佛商学院引用了马云对于阿里巴巴核心价值的阐述,“马云认为阿里巴巴的价值不在于每天的浏览量是多少,而在于能否给客户带来价值。”
然而,对于那时候的美国人来说,他们并没有对这个长得不讨喜的中国人产生多大敬意。马云和他企业的迅速发展,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让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国这个蒸蒸日上的互联网市场。于是,大量的美国互联网企业开始企划入驻中国,从这个炙手可热的市场中分取属于自己的一份利益。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之后与阿里巴巴展开竞争的eBay。
eBay于2002年结盟易趣,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在线交易社区。但令eBay始料不及的是,若干年后,自己竟然败给了由阿里巴巴于2003年创立的淘宝。在eBay和淘宝打响的这一场战役中,eBay可以说是兵败如山倒,不到几年时间,从一开始的大哥大地位被淘宝逼退到举步艰难的境地。2005年的一项数据表明,eBay易趣的市场份额仅为29.1%,而其竞争对手淘宝则达到67.3%的市场份额。美国公司主导的eBay易趣缺少对于中国本如市场的充分研究,无法达到本土化市场的需求。
阿里巴巴的总参谋曾鸣分析说,淘宝诞生时,eBay看不到这样的对手,当淘宝开始崭露头角时,eBay又看不起这样的对手,而当淘宝风生水起要奋力赶超eBay时,eBay又看不懂淘宝,直到现在,eBay已经变成跟不上淘宝了。
雅虎成就了马云?
2005年,马云决定与当时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试行战略合作,兼并其在华所有资产,向其出售40%的股份,将阿里巴巴一举打造成为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这一举动,自然引来了美国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经济学人,华尔街时报,纽约时报和福布斯等媒体都对这位来自中国的销售奇才进行了大范围的报道。在意这个阶段美国人用于形容马云最频繁的两个说法是,“中国互联网之王”和“雅虎中国合作伙伴”。
2006年经济学人把马云和凯文·罗斯,掘客(Digg)创始人,弗莱德·威尔逊VC Union Square 合伙人,丹尼·里默欧洲创投人(2011年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地59位)四个人列为2006年值得关注的IT新势力。并且对于马云联手雅虎持有相当乐观的态度,认为阿里巴巴将在雅虎的帮助下实现更快速地发展。
一向倾心于马云的纽约时报,更是刊登了大篇幅的人物专访,表示说,雅虎的新任中国合作伙伴是一个传奇的营销大师。还把马云的个人经历和平生故事都揪出来细细说了一遍。不少美国人认为,马云是一个机灵的商人,市值7亿的雅虎中国的加盟会给马云带来巨大信心和利益,并且马云可以通过与雅虎合作从而实现压垮eBay的目的。2009年纽约时报更是全篇发表了由马云撰写的文章,《Small is Beautiful》,可以说在2005年后,对于马云,美国媒体基本是一片叫好声。
就算是2011年的欺诈事件,美国人也没有像国内各路媒体一样对马云拉开声讨。恰恰与国内一致的负面报道相反,美国人还是愿意站出来为马云说话。
连一向对中国问题及其挑剔和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经济学人,就首先指出,中国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的现实导致了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在中国受到威胁,阿里巴巴遭遇这样的丑闻事件是可以理解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大背景下,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这样的事件短期内要完全杜绝,并不现实。
不得不说,美国媒体对于马云这样一边倒的积极评论与马云联手美国公司雅虎不无关系。2005年后,马云在美国的出镜率急速提升,但是几乎每一次美国人提及马云,都避免不了“雅虎中国合作伙伴”的这一笔。也许,马云的确借助了雅虎获得美国方面的积极认可,但是,相应地,他和他的企业也很难逃出雅虎的控制和影响范围。正所谓所得必有所失。对于阿里巴巴包邮远大梦想和野心的马云,又怎么会甘心让公司受制于美国股东的五指山下?
回购雅虎,马云就是马云
或许,马云注定了就是要成为震惊世界的一个企业家。2012年他又迎来了自己一个策划已久的大手笔,也就是成功回购雅虎股份。这一举动再次震动了整个互联网行业,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乃至世界,这都是一条必须关注的大头条。
美国媒体对于这一事件的反映可以用异常激动来形容。然而这一阶段,马云在美国人的笔下已经不再是一个顶着各种光环,戴着各种“中国互联网之王”或者“雅虎中国合作人”的名号混迹于世的新人了。终于,马云和阿里巴巴已经成长到不需要戴高帽子,而用实际行动表明实力的时候了。
美国人的确又被马云大吃了一惊,但是这次吃经过后也让美国主流媒体开始潜下心,就马云而论马云。
福布斯杂志就在回购一事后不禁感叹,阿里巴巴究竟会发展到一个多大的规模?福布斯将阿里巴巴比作在一个亚马逊和eBay在中国的综合体,其专业评论员指出,让他们感到惊喜的不只是阿里巴巴在短短7年内以14倍的价钱回购自己公司的股份,而是阿里巴巴接下去的发展。福布斯认为,如果阿里巴巴进行公开募股,其市值将超越腾讯和百度,而且,据福布斯估计,到2016年阿里巴巴的资产将达到1500亿美元。
在马云收购雅虎的过程中,美国媒体关注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究竟马云要准备怎么收购雅虎,凭什么收购雅虎,为什么要收购雅虎。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也使得美国对中国互联网市场有了一个更加深刻和真实的了解。
美国媒体都仔细分析了回购雅虎事件的起因,也就是央行出台了二号令,收紧了互联网行业外资投资,导致马云将支付宝股权转至自己名下,惹恼雅虎。美国媒体称,中国互联网行业这种不允许外资持有ICP证书,但本土企业可以通过渠道接受外资支持的体制为“可变利益实体( variable interest entity)”。新浪就是第一个采用这个体制的企业,而后,中国大部分的互联网企业都跟随了这条发展道路。因为二号令的颁布,多数美国媒体都担心,阿里巴巴与雅虎之间的纠纷将不会只是一个典型,更多依靠可变利益实体从国外获得资金支持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将面临相同问题,而且,美国人担忧,中国政府会彻底否决可变利益实体。
虽然,在回购过程中,也有不少美国人质疑阿里巴巴的支付能力,但是,大部分美国媒体都认为,雅虎并不能很好地统帅如今依然飞速发展壮大的阿里巴巴,支持马云的回购计划,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解决双方问题的最好的中间方案。
其中,纽约时报还特别关注了马云在收购过程中联手由肯尼斯·杜伯斯坦带领的华盛顿游说公司,杜伯斯坦集团,以保证华盛顿方面不会反对此次的回购计划,排除奥巴马和国会会因为政治问题而终止马云的收购活动。
另外经济学人评论家非常赞成马云不盲目扩大网站店铺数量而是专注于商铺质量和诚信的政策。如果这项政策可以得到很好地实行,那么这将是抵制商业化的利润之上法则和其他对手造成的利润缩减的最好应对措施。
可见马云在美国受宠也不是事出无因的,他所获得的成功,他拥有的市场远见和管理手段,他对于美国的充分了解和处理中美商务事宜上所做的细致工作帮助他赢得美国人更加坚决的认可与赞许。美国媒体曾把他与其他多位中国新兴的互联网巨头作比较,最终还是得出结论,马云才是中国互联网市场上最成功的管理者和领导者。
纽约时报有一个中国崛起专栏,里面就写到,马云是中国互联网之父,他的创业路程和所取得的成功已经向世界证明,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只有出口加工贸易的国家。中国有自己的IT领袖,他就是马云。
的确,马云一直在美国有着非常良好的口碑和强大的舆论支持,但是这种优势是来之不易的。在中国,长得帅,英语口才好,有远见,获得美国牛校文凭回国做IT的后起之秀一批又一批,想要赶超马云的IT同行一片一片,但是,没有人能够做到马云这样。也没有人,能够像马云一样赢得美国人的喜爱,认可和尊重。这与马云获得的机遇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的个人魅力和商业头脑。
被山姆大叔捧在手心儿里,并不是马云的目的,能成为被山姆大叔从头到尾相中的宠儿,是因为马云有对自己事业的规划和野心,是因为马云就是马云。
来源: 牛华网 作者:王帆